执笔作文网

小学语文老师课堂随笔

发表时间:2023-05-07

[收藏]小学语文老师课堂随笔2500字。

每个人写作文都有思绪万千的时候,细观察与多阅读能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写作文的你还是无从下笔?阅完执笔作文网的《[收藏]小学语文老师课堂随笔2500字》你一定能学到许多!

小学语文老师课堂随笔 篇1

现行的语文课教学模式有两种,一种是“知识理解型”的教学模式,一种是“思维训练型”的教学模式。前者教师致力于让学生理解语文完整的知识系统,一般按照“解题――释词――分段――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练习”的程序教学。运用这种模式的教师强调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而忽视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只让学生理解语文工具的知识,而忽视培养他们运用这种工具的潜力。后者教师致力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一般按照“阅读课文――教师提问――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的程序教学。运用这种模式的教师则强调语文课程的发展性,而比较忽视语文的工具性。只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不重视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性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以上两种模式尽管有不一样的教学理念和不一样的教学活动结构,但它们也有两大共同点,

一、是前者教师“一讲到底”,后者教师“一问到底”。教学活动都以教师为主体,而不以学生为主体。

二、是教学活动都以理解为重点,前者是理解课文的知识资料,后者是透过理解课文发展学生智力。两者都是重理解,轻感悟;重分析,轻运用。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衡量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是否科学,是否合理的标准:

1、是否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在教学中是否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知识与潜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

3、是否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4、是否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潜力的关系,即正确处理基础性与创造性的关系;

5、是否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取教学策略,即要遵循发展性原理,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识字、写字、学汉语拼音、理解字、词、句、段的意思,和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进行综合性学习。我认为阅读教学应注意让学生在主动用心的活动中,掌握语文工具的知识和学会运用这种工具的潜力,并重点培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运用潜力,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性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我觉得现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阅读课教学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是学生被动、单一理解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向学生灌输和填充的教学过程,把学生当做一个个能够装许多知识的瓶子,透过反复操练即可掌握技巧的人,而完全忽视和抹煞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无法构成健康的个性,更不要说构成末来社会所必需的各种潜力。

阅读教学应用心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例如我在教《刷子李》这一课时,尝试采取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把全班学生分成9个小组,每个小组6个成员组成: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两个成绩一般的学生和一个成绩较差的学生,桌椅也跟着进行调整。在小组讨论中我提出了各小组要解决的四个问题:(1、刷子李的绝活是什么?2、课文是从几方面来写刷子李的绝活?3、找一找徒弟曹小三的态度变化?4、把你觉得写得好的资料多读一读,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大家踊跃加入到小组的合作学习中,用心地进行讨论,各抒已见,合作解决问题。我也加入到他们的讨论中,并适当的点拔,引导他们所讨论的问题。当学生讨论结束后,我让各小组派代表来向老师汇报自学的状况,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已的意见和看法。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适时进行指点、帮忙。在讨论汇报中,有的还提出了学习中不明白的问题,也有的对问题的不一样看法进行激烈的争论,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及学会团体协作的潜力。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沉闷,被动的了。而乐于去学,主动、用心地参与到学习中。“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因此我觉得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运用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来到达让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二、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阅读教学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但我们也要充分运用课外的学习资源,适时适量地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跨出校门,走向社会,靠近自然,让他们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增长才干,学会做人。

三、注意阅读教学中人文内涵的渗透

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价值在于使学生在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方面受到熏陶感染。因此在教学中注意人文性的渗透。如在教孟郊写的《游子吟》这一课,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后,我让学生谈谈学了这首诗后的感受?并说说你们的母亲又是如何?你将来想怎样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学生畅所欲言,纷纷说出各自母亲是如何对自已无微不致的关怀,将来要如何去报答母爱。我听了后,感到很高兴,及时地加以肯定和表扬,并对学生提出期望,期望同学长大以后能够真正懂得去孝敬父母。在教学中让学生懂得父母养育我们的艰辛,懂得了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如《落花生》这课是一篇人文内涵十分丰富的课文,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讨论做人的道理。在学习中领会了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要像花生一样做有用的人,对社会有用有贡献的人。在教学中渗透了人文内涵,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小学语文老师课堂随笔 篇2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十四课,大家把课题读一下。(出示事先在黑板上写好的课题。)

生:我们爱老师。

师:很好。现在翻开第十四课,请小朋友自己把课文学一学,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

〔通过拼音来正音,认识生字,从小开始培养自学能力。〕

小声地读,读完的小朋友举手。

〔一年级的学生还不能默读,只能要求小声地读。〕

生:(学生认真地、小声地读课文,读完纷纷举手。)

师:放下,现在先听老师把课文读一遍。

〔学生初次接触课文,所以老师先要范读,范读时速度适当放慢一点。〕

你们自己小声读了一遍,又听老师读了一遍,你们想想,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意思?〔初步培养概括能力。〕

生: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师:好。哪位小朋友能够讲得更简单一些?

生:这一课主要讲的是:我们爱老师。

师:讲得很好,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这一篇课文一共有几句话?

〔结合课文教句号。〕

生:这一篇课文有三句话。

师:你怎么知道有三句话?

生:我看见课文里有三个句号。

师:对!谁能把第一句话读一读?

生:我们爱老师,老师关心我们。

师:关心是什么意思?老师平时是怎样关心你们的?

〔关心是一个新词,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自己理解关心的意思。〕

生:老师教育我们上课要用心听讲,不做小动作。写字的时候要注意姿势。

师:这是老师关心你们的学习。老师还在哪些地方关心你们呢?

生:有一次,我把手放在嘴里,斯老师问我为什么要把手放在嘴里,我说我的牙齿活动了,斯老师就替我把牙齿拔了。

〔七、八岁的儿童正是换牙的时候,常碰到这样的情况。〕

师:黄晓说,前几天他牙齿活动的时候,老师帮他把活动的牙齿拔了,这是老师关心你们的身体健康。

生:有一次,天很冷,周小松穿的衣服很少,斯老师就找了一件衣服给他穿上,这也是老师关心我们。

师:对!这是老师在生活上关心你们。呵,龚遵群也想说,你说吧!

生:有的时候,我们有缺点,老师找我们谈话,要我们向雷锋叔叔学习。

师:你们都讲得很好。老师从学习、生活、思想品德方面关心你们,所以课文上说:老师关心我们。现在大家把第一句话读一读。

生:(齐读第一句。)

〔经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对关心一词理解得比较透彻。第一句话先后读过四遍,已能记住了。〕

师: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关心你们呢?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二句话。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这里有几个生字,我们先学习生字。

〔这句话有五个生字。生字结合在句子里教,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这样容易使学生理解词义,也节省教学时间。〕

(出示事先写好的拼音duǒ。)

大家把这个拼音读一读。

生:duǒ。〔生字都通过拼音正音。〕

师:看老师写朵字。

〔对一年级学生,生字要当堂板书,以便使他们知道写字的笔画顺序。〕

(教师边讲边板书,字的上半部用红粉笔写,以便引起学生注意;字的下半部用白粉笔写。)

谁说说,朵字怎么记住它?

生:朵字是上下结构,上面是几字少一钩,下面是木字,合起来就是朵,花朵的朵。

〔开始教一年级学生汉字时,要引导他们分析字形结构。这样既便于学生记忆,也有利于培养他们仔细观察的能力。二年级学生就不必每个字都分析字形了。〕

师:讲得很好。你们看得很仔细,上面不是几字而是几字少一钩。你们再看看,这个字的上面一部分像一朵花,花多半长在树上,所以下面是一个树木的木字。大家能记住吗?

生:能!

师:现在我们来看花朵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一束鲜花。)

〔花朵学生都见过,本来用不着实物教具,但为了引出花朵美丽可爱,所以用一束花作实物教具。〕

看,这就是花朵。一朵一朵的花叫什么呢?

生:花朵。

师:花很美丽可爱,你们知道是谁栽培的?

生:这么美丽的花朵是园丁叔叔、阿姨们浇灌出来的。

〔因事先曾带领学生到公园里去参观过,所以他们知道园丁。〕

师:对,是园丁们栽培出来的。

〔说栽培比浇灌恰当,教师及时纠正。〕

(指黑板上的yun。)

生:yun。

师:yun要整体认读,再读一遍。

生:yun、yun。

师:看,老师怎样写这个园字。(边说边写。)先写外面,后写里面,最后关门。

〔指导先外后内、最后封口的笔顺规则。〕

大家看好了,我马上要把这个园字遮住,看谁能说出,园字是怎么写的?

〔此刻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对字形能牢固地记住,这样做比机械地唱笔画笔顺好。〕

(片刻后用东西把园字遮住。)

生:园字是全包围结构,外面是个国字框,里面是个一元的元,合起来就是园,园丁的园。

〔在前面看图学词学句时已学过全国人民的国字,所以知道是全包围结构。〕

师:很好。那么园字怎么讲呢?你们知道有什么园?

生:有园丁的园,花园的园,公园的园,幼儿园的园。

师:噢,还有马骏想说。

生:还有动物园的园。

师:对了,动物园的园也是这个园。公园、花园、幼儿园、动物园都是这个园字。这些地方,都要围起来,所以外面是个全包围结构,里面是个元字。

〔会意字,帮助学生记住字形。〕

那么什么叫园丁呢?

〔加深园丁的概念。〕

生:种花的人叫园丁。

师:对了,在公园里种花栽树的人叫园丁。前几天,我们到公园里去,看到工人叔叔、阿姨们在干什么?

生:前几天,老师带我们小朋友到公园里去看园丁叔叔、阿姨们劳动。我们看见园丁叔叔、阿姨们有的在浇花,有的在锄草,有的在松土,有的在洒药水,还有的在修树枝。

师:讲得很好。园丁叔叔、阿姨们为了把花草树木种好,他们不怕风吹雨打,不怕太阳晒,有时松土,有时浇水,有时锄草施肥,有时修树枝他们在辛勤地劳动。

〔讲述这些就是为了使学生体会园丁的辛苦,并自然地引出辛勤这个生词。〕

把这两个拼音读一读。

生:xīn、qn,xīn、qn。

师:再读一遍。(学生读,教师板书辛勤。)

〔辛勤是二类字,只要求读准字音、理解词义,不要求会写会默会用,所以不分析字形。〕

辛勤是什么意思?

生:辛就是辛苦的意思。

师:那么勤呢?

生:勤

生:我知道,勤就是勤劳。

师:对了,辛勤就是辛苦、勤劳的意思。园丁们工作很辛苦,很勤劳,所以称为辛勤的园丁。(在辛勤的后面、园丁的前面加上的字,成为辛勤的园丁。)ZB258.Com

大家把它读一遍。

生:辛勤的园丁。

师: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指黑板上的zǔ)把这个拼音读一下。

生:zǔ、zǔ。

师:注意,是平舌音,不是翘舌音。再读一遍。

生:zǔzǔ。

师:对。看祖字是怎么写的?(在黑板上写祖字,并在礻字旁用红粉笔加一点。)

说说祖字是什么结构?

生:祖字是左右结构,左边是个电视机的视字的半边,右边是个而且的且字,合起来就是祖国的祖。

〔且字没有学过,但学生已经认识了。〕

师:讲得不错。礻字旁我们已经学过了,电视机的视就是礻字旁。但大家要注意,礻字旁这儿是一点(用红粉笔标明一点),大家不要写错了。

〔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容易把礻字旁写成衤字旁,故要加强指导,以免学生写错。〕

哪个小朋友到黑板上来写个祖字?(很多学生举手。)

好,那么多小朋友要来写。现在请赵涓来写。写大一点,使大家看得清。你们用心看她写。

〔学生集中注意看赵涓写祖字,这比各人抄写五遍、十遍印象深刻。〕

(赵涓写好祖字后,面向全班同学。)

生:请小朋友提意见。(学生纷纷举手。)请黄悦提。

生:赵涓的祖字写对了,可惜右边的而且的且字写得有点儿歪。

(赵涓看了看自己写的祖字,的确有点歪,就天真地伸了伸舌头。)

生:还有哪个小朋友要提意见?

生:你的祖字写对了,可是右边而且的且字底下一横写得太长了。

〔学生喜欢提意见,而且往往是提缺点。教师要经常教育他们一分为二,先提优点,再指出不够的地方;同时要教育被提意见的学生虚心听取意见。〕

师:小朋友的意见都提得很好,祖字写对了,可是还写得不够好,以后我们多练习练习就会写得更好。你们可知道祖国是什么意思呢?什么叫祖国?

〔祖国的概念比较抽象,一年级学生不易理解,所以这个词放在后面教。〕

生:祖国就是南京。

(好多学生笑了,知道祖国不是南京。)

师:不要笑。祖国就是南京吗?不对!南京是我们祖国的一个城市,像北京、上海一样。大家再想想,什么叫祖国?

生:祖国就是一个国家的意思。

〔这个学生对祖国理解得比较扩大了一些,但还不对。〕

师:噢!祖国就是一个国家的意思。对吗?

生:不对!(答声中也有说对的。)

师:美国是一个国家,日本也是一个国家,我们能说美国、日本是我们的祖国吗?

〔因为常有美国、日本朋友到我校来友好访问,所以学生对这两个国家比较熟悉。〕

生:不能!

师:那么什么叫祖国呢?谁能再说一说?

生:祖国就是我们自己的国家。

〔经一再启发,学生逐渐理解了。〕

小学语文老师课堂随笔 篇3

一个教师,四五十个学生,心好像融化在一起,忘记了旁的东西,大家来读,来讲,老师和学生一起来研究。这就是陈建先老师执教的《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中,令我久久难以忘怀的场面。

纵观陈老师整节课的教学,于大气中隐含着深邃,在平和中张显着个性。精心的设计,精妙的点拨,精彩的回应,牵引着学生的灵魂沉浮于字里行间,让心灵浸染着墨韵书香。这充满着浓浓书香的课堂,怎不让人回味?

香自何处来

语文课需要智慧的投入,更是闪现智慧的课堂。这种智慧得益于教师深厚的文学功底,得益于教师巧妙的预设与生成,得益于课堂文化氛围的创设。

(一)阅读文学文化

似乎这几个关键词所涉及的内容过于宽泛与精深,绝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赘述完的。但是,细细地品味陈老师的课,再慢慢地咀嚼这几个词语,也许你会有所发现:没有教师坚实的人文底蕴,哪来对文本深入细致地诠释;没有对文本深入细致地诠释,学生怎么会一步步与人物进行心灵的对话,并由此进入神圣的文学殿堂,使整个课堂弥漫着浓浓的文化气息。

我们再来听一听陈老师在课堂上几次深情地描述:

①说得多好啊!一颗爱心!一颗无怨无悔、甘于奉献的爱心!因为有了这颗火热的爱心,再大的工作量,他也不觉得累;再危险的工作环境,他也不动摇;再艰苦的生活条件,他却怡然自乐。

②作者把老人的热情比作了热茶。茶热,情更热;茶浓,情更浓,茶香,情更真!一杯热茶把老人的热情写活了!

③正因为老人这种豁达开朗的心胸,他才会在这武夷山的第一险峰上风里来,雨里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辛勤劳作。正是这种平凡而又伟大的品质深深地打动了作者的心,也让我们接受了一次难忘的心灵的洗礼。我想到了这样几句话:知足者常乐!还有一句是一个工厂的宣传语: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我们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改变生命的宽度。阅读对一个人精神的滋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中,陈老师引导学生反复品味语言文字,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使扫路人的形象在学生的脑海中逐渐放大。而上述三段对扫路人恬淡心境与高尚品质的深情描述,不仅使人物形象更趋丰满,更让学生进一步走进了人物的内心,走进了自己的内心,让心与心在这一刻充分地交流着、撞击着,从而受到心灵上的浸染与精神上的洗礼。不得不承认,教师深厚的文学功底,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了一方思绪的晴空,一份持久的感动,从而进入了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灌稻,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的自由领地,透出语文课特有的文学氛围、文化气息。

(二)唤醒引领体悟

陈老师的课没有内容的支解,没有繁琐的分析,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是这样三个问题:

(1)最让你钦佩的人是谁?

(2)能看出作者对这位扫路的老人怀有深深的敬意吗?

(3)扫路人哪些地方让我如此敬佩呢?

陈老师以这三个问题统整整节课的教学,紧扣文章的主线,思路相当清晰,线条非常明快。

课始,陈老师让学生自由谈谈自己最敬佩的一个人,看似闲聊却是匠心独运: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为文本的解读做好情感上的铺垫,从而架设起生活世界与书本世界的桥梁,让交流更加符合生活的本真。果然,学生畅快淋漓地表露着心中所想。此时,教师话锋陡然一转:同学们敬佩的大多是名人和自己的亲人。有一位叫章武的作家,他对一位偶然相遇的普普通通的天游峰扫路人产生了深深的敬意!想了解他的理由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天游峰的扫路人》。是啊!如此普普通通又素不相识的人,怎会让作者平生敬佩之情呢?思维的矛盾点一旦闪现,就势必激起阅读的欲望,也就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新话题的交谈之中。细细体味,你不得不由衷感叹:高招!

接下来,陈老师引领学生在文中进行探寻,让隐藏着的文字浮游出来,并加以细细咀嚼:

生:紧紧抓住说明作者感情深挚,握手表示友好,紧紧地抓住抓得更紧了,说明他们两个人的心靠得越来越近了。

生:再就是又一次。下山后他还要回来,30年以后还要来,这么长的时间都没忘记这位扫路人,可见扫路人在我心中位置很重。

生: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驻地。一直伴随表示时间很长很久,说明扫路人对我的影响太深了,一辈子都忘不了。

书读到这,也就不知不觉进入了佳境,此时将第三个问题和盘托出,更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于是,学生的思维游走于文本之中,与扫路人、作者和自己的阅读同伴进行着多维、有效地对话,在反复体悟中丰富着语言的内涵,丰富着人物的精神,丰富着学生的人生体验。

香飘何处去

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如果着意于精神的滋养,着力于语言的训练,那么,必然会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一)真实自由个性

回想上个世纪的语文教育,有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虚假多了,禁锢多了,共性多了。正因为如此,北京市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韩军在谈到自己新语文教育的思想时特别指出,五四新文化精神就是新语文精神,而五四新文化精神的实质就是真实、自由、个性。反复感受陈老师的课,可以说无时无刻不闪现着学生与教师真实、自由、而又独具个性的心灵表白。

当谈到扫路人哪些地方让我如此敬佩呢?这个话题时,师生之间就文中第7自然段的内容展开了精彩的对话。读读这些对话,我们会发现,这其中既有学生对扫路人劳动之艰辛的认同,又有对扫路人精神之高尚的敬佩,还有对扫路人奉献爱心的由衷地赞美。这些都是十一、二岁懵懂的孩子内心世界的真实展现,体现了孩子们对真、善、美的不懈诉求。教师着力营造的自由的对话空间,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的文化窗户。

孩子们尽情地说着、交流着、彼此敞开了心扉。他们不停地流露着人物背后所隐含着诸多的人生感悟。课终,陈老师顺势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写下来,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孩子们的真情告白:

生: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读了《天游峰的扫路人》这篇课文,我才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

生:读了《天游峰的扫路人》我懂得了:人不能太计较自己的得失,不要老是抱怨什么,而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好好工作。

生:学了《天游峰的扫路人》,我想起了一句话:对于一个不满足的人,没有一把椅子是舒服的。

生:既来之,则安之!

生:自信快乐生活,踏踏实实做人。

生:乐观一些,生活永远都会对你微笑!

学生完全沉浸在教师精心营造的温馨的精神殿堂中。如此丰厚的人生感悟,也许是一个人用一生也无法体验得到的,但是我们的孩子却能在阅读中品味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一本有形的书,却创造出无限大的阅读时空,这不得不说最是书香能致远。

(二)出入吞吐收放

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读得充分,读得深入,是写的前提和保障。读写结合一直语文教育界所研究的课题,而要将两者有机融合,达到近乎无痕的境界,着实不易。陈老师的教学始终贯穿着对学生写作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寓有形于无形之中,寓有意于无意之间。

留心一下陈老师的写作指导,不难发现,它主要体现在这样四个方面:

1、表达方式的形象化

在读到作者看见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不禁倒抽了一口气时,学生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我觉得(不禁倒抽了一口气)是表示作者的惊讶。但为什么不说我不禁惊讶起来了呢?教师及时予以肯定,并引导学生从两者所蕴含的意思上进行比较、鉴赏,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作者表达之形象与生动:

这就是我们中国语言的无穷魅力!一个意思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达形式,说惊讶也可以,但看不见摸不着,不太好体会;说倒抽了一口气就形象化了,你就能亲身感受到它。类似的例子很多,比如说表示害怕,还可以说成倒抽了一口冷气,吓得浑身起鸡皮疙瘩,脊梁骨发麻。我们要学习和运用这种形象化的表达方法。

2、表现手法的多样化

在平时的习作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只知道平铺直叙,而不懂得侧面的烘托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为了使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妙处,在读到课文中描写天游峰之险时,陈老师适时地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写扫路人,为什么用了整整一段话来写天游峰的险?这样就引发学生进行深入地思考,真正领悟写作的技巧。

3、遣词造句的准确性

师: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生:我觉得这是一位非常朴素的老人。

师:从哪里看出?

生:因为他穿了一套褪色的衣服,说明衣服已穿了很多年了,已经很旧了;而且人是精瘦的,说明他生活条件也不好。

师:生活条件好的人都得是胖子?

生:不一定。

师:再往深处想一想,从褪色的衣服、精瘦两个词还能体会到什么?可以讨论讨论。

生:从精瘦可以看出,老人是在辛勤地劳动,因为整天劳动就不容易发胖,而且整天在山上风吹日晒的也容易变瘦。

生:褪色的衣服不但说明老人艰苦朴素,也看出这是老人长期在外劳动造成的,风吹日晒才会褪色的。

生:老师,运动鞋也说明了老人是扫路人,穿运动鞋干起活来才能方便。

师:可见,无论是褪色、运动鞋还是精瘦,都非常准确地反映出老人是扫路人这一身份。你看只有一句话,作者用词多么准确!多么恰当!

教师时时不忘对学生进行写作技巧的点拨与指导,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当中,既深化了对文本的理解,又感受到写作时推敲文字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4、人物描写的渐进性

陈老师就像一位拨弄琴弦的乐师,时不时地用旋律撞击一下学生的心灵,擦出新的火花。文中有两处对扫路人外貌的描写,为什么要分两处来写?这是学生很难想到的问题。陈老师就在此处设一障碍,让学生跳一跳,体会思考的愉悦,品尝收获的快感。

最最巧妙的是,上述写作技巧和方法的指导,陈老师在设计上体现了环环相扣,一气呵成,让人不得不叹服其设计的精妙!

我想沉浸在陈老师课堂里的学生一定非常幸福,因为他们的心灵始终浸染着书香,他们的心灵也始终弥漫着书香。

小学语文老师课堂随笔 篇4

当一名语文教师难 ,当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更难。那怎样才能轻轻松松地教好小学语文,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呢?我想,学习是一门必修的功课。为了提升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我也尝试着采用各种方式学习,读教育名著,听专家讲座,看教学录像,观同行上课……通过学习,虽有一定提高,但从教学理念到教学策略,都感到支离破碎,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所以,我渴望参加一个较为系统的小学语文学科培训,藉此丰厚自己的语文教学底蕴。

今年x月,机会悄悄来临,中小学教师学科远程培训正式启动。怀揣着几许期待,几多梦想,我和老师们一起,走进了小学语文学科远程培训平台。在这里,我们观看课程视频、阅读课程文本、反思教学实践、撰写研修作业、交流心得体会,匆忙有序,受益匪浅。现将这段时间参加远程培训的情况总结如下:

1、此次培训为我们语文教师搭建立了一个平台,同行与同行交流的平台,群策群力,把以前的“单打独斗”变成了齐心协力,把自己的闭门造车变成了资源共享,使教育资源得到优化,对新教师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对老教师是一个新的教学理念的学习与旧的教学理念碰撞与融合的机会。国培行动,突破了时空局限,避免了面对面交流的尴尬,为虚心听取直言不讳的真言搭建了平台。因此,在培训活动中,在发帖、读帖、回帖和参与评论的过程中,我读到了许多精美的反思,看到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听到了许多不同的声音,暴露了许多认识的偏差,发现了许多自身的不足……

2、聆听讲座,拜读文本,在自主学习中提升理论水平

本次培训安排的课程内容非常丰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切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自培训启动以来,我认真观看了每门课程的专题讲座和互动对话,阅读了每门课程的案例评析和参考资料,每天在线学习一小时以上,迄今为止,在线时间长达100多小时。

培训中,教育名家的讲座为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给我们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我们分享了高规格的“文化大餐”。

在这个平台上,我学到许多了语文知识,了解了许多语文教学的策略,收益颇丰。对自己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改进必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加小学语文学科远程培训,不仅是一次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是一次思想的启迪、灵魂的荡涤,给我补了元气、添了灵气、去了骄气。我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满腔的热情,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自己的教学中去,在不断的运用和总结中转变教育观念,发挥人格魅力,轻轻松松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做快乐教师,教快乐学生。

小学语文老师课堂随笔 篇5

一个学期的工作结束了,我们就此告别了三年级。对于这一学期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来说,这个学期的工作是繁忙的、充实的、也是充满希望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回顾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心中有无限感慨。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总结: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注重夯实基础,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

1、加强写字指导,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三年级的写字教学往往被老师忽略,本学期,我重视了学生的写字习惯的培养,课堂中注意提醒,利用写字本对学生进行写字指导,课外严格要求学生认真书写。

2、重视朗读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我继续加强词、句训练,引导学生自学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准确理解词语。在进行课文学习时,我首先进行范读,发挥示范作用。其次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觉、去体验、去思考。善

3、重视积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年级是学生写作的正式开始。首先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从作文的词句积累入手,要求学生每天坚持读记好词好句。经过一学期的尝试,本班学生的词汇量大大增加,写作能力也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

4、注重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

口语交际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只有肯说会说才会写作。因此我重视每一次口语交际的机会。在每一节上,要求学生说话完整、围绕主题。每一节口语交际课带领同学们创设交际情境,全员参与交流,重视说与听的训练。

三、工作反思

由于自身的能力有限,教学的经验的不足,本学期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有:

1、个别学生的不良的学习习惯还有待进一步引导改正。本班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其中有一些学生在习惯方面存在着的问题。如写字习惯很差,写字姿势不正确,不能自觉地完成作业,还有个别学生字迹潦草。还有的学生作业不能按时上交。或遇到难题没有坚强的意志,不会主动克服解决。

2、写作方面水平差异太大。班中学生的写作兴趣比较浓厚,但优生与差生的差异比较大。导致全班学生的写作水平发展不够均衡。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加以克服。

3、班上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对于学困生的辅导有待继续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努力学习,更完善自己,更努力地钻研教材,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风格的教学方法。新的学年即将到来,我们这样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老师将依然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并团结协作,为学校的发展做出应做的贡献。

小学语文老师课堂随笔 篇6

回首本学期忙碌而充实教育教学工作,收获着喜悦也伴随着缺憾与疑惑。在探索高效课堂教学实践中,我竭力做到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努力教研。较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一、努力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1、以参加教研实践为契机,实现专业再发展。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要求每一名教师都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为此,我积极向身边的教师学习,向教育专家学习;积极发挥每一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我努力鼓励学生敢说敢为,引导学生能说会做,不断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我认真备课、上课、辅导和批改作业。每一堂课我都精心设计,力求做到学生愿学。

2、以参加教学活动为契机,谋求丰富教学经验。

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的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基石。为了提高全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打造品牌学校,我校开展了有特色、有实效的教学活动。如名师工作室,探索高效课堂模式,城乡联动,构建高校课堂……我积极参与这些活动并在活动中受益匪浅。在教学道路上,我与同事们共同学习,共同研讨,互相听课、评课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在围绕构建高效课堂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中,我与王元忠、艾岷等老师积极讨论、交流,在教学实践中出受益颇丰。

3、以探究性学习方法的研究为契机,提升学生素养。

教学中注意发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培养。强化好奇心,启发学生敢于想象,勇于质疑,鼓励学生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求同思维、求异思维,努力开发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二、努力教改,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1、改革教法,注重学法。

变满堂问式教学为学生自由发展式教学。教师加强学法指导,给学生学习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艰辛与喜悦。教师适时加以点拨,迸发学生好学的火花。

2、教学中积极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法宝。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需要老师认真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努力实践,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1、依托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

在教学中,针对班级学生实际,我充分激发他们古诗文诵读积极性。每天早上,我都坚持和学生一起诵读优美的古诗文,激发学生背诵古诗文的兴趣。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朗读、理解能力,我一直要求学生多读多想,并且要鼓励学生大胆用文字或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自己阅读后想表达的真情实感。

2、依托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加强学生的技能培养。

学生的基本技能的形成以基础知识的全面掌握为前提。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探究性教学的主体。注意发展学生的能力,强化好奇心,启发学生敢于想象,勇于质疑,鼓励学生多思多想,努力开发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3、依托课外阅读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为。以课堂为中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有意让学生将课外学到的词语迁移到课堂学习中来,进行展示、交流,这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重要方法。也会大大激发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养成随时积累的好习惯!让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书;通过这些收集与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为此我还特意和五(2)班的同学共读一本书——《爱的教育》;还共上了一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会宽容》,让学生爱阅读、会阅读,在阅读中丰富知识。

四、教育教学工作反思

存在问题

1、培优辅差工作没有时间做保障,很少得到落实,导致一些学困生的成绩本学期有所下降。

2、对于基础知识点平时要求不够高,认为学生掌握不错了,但通过测试发现学生掌握的并不是很扎实,考试时失分较多。

3、课堂教学中对于朗读指导不够到位,忽视朗读训练,学生朗读能力没能得到提高。

4、平时的小练笔有些少,积累及拓展阅读量还较少,使得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还较差。

今后努力方向: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发展,因为教学的结果不仅体现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上,更体现在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和身心全面发展上。

2、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观。要面向全体,尊重个性差异,切实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必须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负责。

3、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重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总之,本学期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有一些缺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提高自身素养,使自己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