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作文网

道德类作文通用

发表时间:2022-12-20

道德作文。

语言无法直接流露的,可以通过作文输出,写作文是我们内心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我们可以借鉴一些优秀的作文来作参考,写好作文到底有多难?编辑现在向你推荐道德类作文,请继续阅读本文相关内容!

道德类作文 篇1

论文关键词:网络社会道德修养道德意识

论文摘要:与现实社会相比,网络社会是一个更趋于自律型的社会,因而道德在维持网络秩序中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在网络社会里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培养基本的道德意识,并在实践中不断加强自我的道德修养。

被誉为“数字经济之父”的美国著名数字未来学家唐·泰普斯科特曾把1977年以后出生的人称为“网络世代”(简称N时代)。在他看来,“网络世代”与网络技术一起诞生,一起进化,使用电脑网络就好像呼吸一样自然。泰普斯科特描述的虽然是美国的情况,但基本上反映了世界网络发展的状况。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历次调查结果都显示,我国网民中18-24岁的年轻人最多,远远高于其它年龄段的网民而占据绝对优势。20xx年1月《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公布的数字为37.3%,而高校则是使用互联网较为集中的地区。网络为青年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了机遇,同时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的道德观念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并产生了一些网络道德问题。因此,探讨大学生在网络社会的道德修养问题是规范网络社会秩序,保证网络健康发展,培养大学生高尚道德人格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网络社会里大学生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客观基础和前提条件,网络正因为有了人的参与和活动,成为了人的网络,成为了各种社会关系的网络,也就被赋予了社会的意义。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相比是一个更趋于自律型的社会,道德在维持社会秩序方面将扮演着主导角色,因而加强个体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就显而易见了。

1.加强道德修养是网络社会对大学生的客观要求

现实社会中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社会风俗和习惯等发挥作用的,是靠显性而强大的道德压力来制约人们的行为。而在网络社会里,人的形象、身份、特性等自然和非自然的特征都已数字化、符号化,呈现出虚拟性。大学生的网上活动更表现出隐蔽性和不确定性,难以感受到直面的道德舆论监督。在主体性、创造性得到张扬,感情得到渲泻的同时,极端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思想也容易滋长,甚至在匿名性面具的背后可能做出一些粗俗不堪、违法犯罪的事情。这就要求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具有更高的道德境界,具有真正的道德自由和自律品格,即自我主宰、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

2.网络社会发展带来的伦理道德问题是大学生加强道德修养的现实需要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的主要功能在于为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网络道德问题。集中表现在:一是道德观念的紊乱。网络社会里,道德冲突加剧,现实社会占主流的道德观念被淹没在海量化的信息中,使大学生真假难辨、善恶难分,主要表现在道德相对主义、无政府主义和个人主义在网络社会中的流行与泛滥。二是道德情感的冷漠。虚拟交往有助于大学生敞开心扉、坦诚交流,但也容易产生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如谩骂他人、欺骗他人感情等。同时,长期与机器相伴,也会造成对现实生活中的他人及社会幸福漠不关心。三是道德意志的薄弱。网上冲浪让人随时体验到新鲜刺激和兴奋冲动,一些意志薄弱的大学生往往因此对网络过分眷恋和依赖,严重地沉溺于虚拟的网络社会中无法自拔。四是道德人格的缺失。人格的形成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过程,是个体适应社会环境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有些大学生在网络社会里经常变换角色,处于矛盾的、相互冲突的道德选择和转换之中,给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带来很大的压力,严重者导致人格的异化、虚拟人格与现实人格的分裂。总之,网络发展中带来的道德问题迫切要求大学生加强道德修养,实现道德自律。

3.加强道德修养是网络社会中大学生道德实践的重要环节

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是道德实践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而其中道德教育则是大学生道德人格形成的外在途径。因此如何对作为互联网主力军的大学生开展卓有成效的网络道德教育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20xx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强调“进一步增强用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思想文化阵地的政治意识,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指出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和利用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的工作。由于道德教育必须通过主体内在的道德修养过程才能发挥作用,因而在我国,道德教育贯穿于一个人的整个一生,在校读书期间更是集中接受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阶段。因为从幼年到青年时期,道德教育的作用随着主体意识和独立行为能力的增强反而呈弱化趋势,而道德修养的作用日益增强。特别是网络社会更倡导个性自由的独立发展,而个体在网络上的行为又很难得到有效监控。因此,高校在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同时,其最终效果的落实还是要依靠大学生的自我道德修养。

二、网络社会里大学生应具备的道德意识

在谈到网络道德时,有些大学生苦恼地说到:不是不想讲道德,而问题是我们不知道怎么做才是道德的。确实如此。一方面由于历史上科学技术的每一次创新都会给人类带来新的道德问题,而网络超时空的特性更使道德冲突的激烈程度前所未有,人们在复杂的新情况面前往往会出现道德认识和选择上的困难,显得无所适从。另一方面,网络道德规范的健全也明显落后于网络的发展速度。实际上就人类发展的现阶段而言,由于存在国家、民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文化背景等差异,虽然尚不可能建立统一的网络道德规范,但起码的网络道德品格则应当具备。因此大学生在网络社会首先应该通过道德修养培养一些基本的道德意识,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1.社会主义意识。现实社会中的道德往往具有单一性、一元性。即在某一特定的时空阶段,一般只能有一种道德占主导地位,其他道德则处于从属或者被支配的地位。网络打破了物理空间上的疆域限制,在信息疆域上实现了全球一体化,各个国家、民族、地区的道德、风俗习惯在相互交流中必然发生激烈碰撞,因此,在网络社会里道德应该具有兼容性,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然而事实又并非如此。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始于美国,至今美国仍占垄断地位。从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到,无论是CPU芯片、视窗操作系统、TCP/IP协议,还是域名体系、技术标准、电子商务等都体现出美国网络文化帝国主义的足迹。再加上目前互联网发达的国家一般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英语信息在互联网上占90%左右,并且是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络的标准语言。这样就使互联网实际上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广泛推行其意识形态、价值标准的新平台。同时一些恶意的政治信息也打破了过去的自然屏障在网络社会中恣意横行。这些对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大学生有极强的渗透和辐射影响。因此,在目前还存在对立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情况下,大学生首先要对网络社会中存在的不公平的竞争态势和文化环境有清醒的认识。既不因噎废食,弃网络而不用,又要认清国情,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意识,兴利除弊。在充实利用网络积极方面的同时又要注意抑制其消极的一面。

2.社会责任意识。个人的道德修养是与国家、社会紧密联系的。在网络社会里,一些人高呼着“自由是网络社会的天性”,力图以此逃避社会责任,为自己的恣意妄为作辩护。其实,数字化的网络本来是由冰冷的数字电路组成,只是由于人的介入,网络才作为新一代的大规模信息载体,成为一种独立于自然环境以外的社会环境。但网络社会终究是人的社会,是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与作为“机器生态”的网络的有机融合体,离开了人,就没有网络的发展,也不可能形成虚拟社会化的网络社会。因此,理解网络社会时,首先应理解人,理解人的需要、愿望、价值追求等人的本质属性,才能区分道德之善恶。同时,理解人也是理解人与人之间的意义关联。每一个人都不能脱离他人、社会而孤立存在。而网络社会里人们之间的互联共存尤其需要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否则网络就不能发展。正如“数字化时代的女先知”埃瑟·戴森谈到的:网络“在赋予个人强大权力的同时,也要求个人为他们自己的行动以及他们所创造的世界担负起更大的责任。”

3.互敬互助意识。网络社会的全球性、超地域性,使得不同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不同情感、个性的人的交流变得轻而易举,彼此尊重也就成为网络社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因此大学生在上网时要时刻注意检点自己的行为,加强自律,尊重他人。同时,网络社会本身就是一个互通有无、互相帮助的社会。从网络的存在来看,它是科学家基于信息共享的基础上产生的;从网络的发展来看,互联网发展仅仅用了短短十几年时间,其影响却超过了任何一种媒体,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次产业革命,这也是人“社会化”行动的结果。因此,为了网络的存在价值与未来发展,为了维护网络社会的秩序和平安,尽己所能、助人为乐、扶正怯邪是网络社会里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自然而然的责任。

4.诚实守信意识。现实社会中诚实守信是指言行一致、不虚假、不伪装、说话办事实事求是,讲信用,表里如一等。它是维系人际合作、从而保障社会存在发展的基本纽带。因此,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除了要保持真诚不撒谎,做到“心口一致”、“言行一致”外,还要谨慎认清消息来源的渠道和准确性,共同维护和提高网络信息的可信度。

三、网络社会里大学生加强道德修养的方法

网络社会中大学生加强道德修养就是一个从理性认知到产生道德评价再到网络实践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实现他律转化为自律、自发向自觉转变的自我塑造、自我提升的过程。而现实社会中许多道德修养的方法值得大学生加强网络道德修养所借鉴。

1.学习以提高网络道德的认知水平

要进行道德修养,首先要通过学习提高道德认识,了解在网络社会中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最基本的是认真络道德规范。网络道德规范从广义上讲,由浅入深有三个层次。首先是网络礼仪。它是网络道德规范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如平时见面点头微笑、互相问候一样平常。其次是狭义上的网络道德规范。是指大学生通过信息网络发生道德行为时应遵循的具体化标准。再次是带有强制性的网络法律规范。目前,我国已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中国互联网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网络法律规范,都应认真学习。当然,学习的方式是很多的,既要通过理论学习,更要在实践中学习。笔者以为由于网络道德几乎涉及到大学生生活的每一具体方面,因而以上三个层面仅仅是网络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而其关键是在学习中培养网络道德意识,提高网络道德素质,共同遵守和维护网络的正常秩序。

2.内省以规范网络道德的行为

内省是我国传统道德修养中的精华。即通过这种方法,反思自己的言行,进行自我评价,从而达到调控自己的行为,提升自我的社会价值,使自我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网络社会里的“无人监管”使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只见律人、不见律己”、“律人严、律己宽”的现象比比皆是。如:对盗版严重怨声载道的同时也随意下载软件;强烈谴责他人侵犯知识产权的同时也大量使用未经授权的文件和数据,从网络上获得有用信息和他人的无私帮助的同时却不愿为他人提供帮助,以及要求别人尊重自己的时候却随意攻击、谩骂他人等等。因此,大学生在网络社会里应时常对道德品行进行自我反省、矫正、升华就显得尤为重要。与传统社会的“依赖型”道德相比,网络社会的“自主型”道德更体现出一种自觉自我反省的精神,通过内省做到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为自己做主、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

3.积善以加强网络道德意志的培养

从网络道德认识到规范网络道德行为之间有一个中间环节,就是网络道德的心理调适。而其重点又在于道德情感的培养和道德意志的磨砺。当个体在正确的网络道德认识的指导下能够互相交流各种真实的信息,真诚地表达各种观点时,其情感体验是愉悦的。在此基础上,自觉进行意志锻炼,从小事做起,通过积善的方式精心地保持自己的善行,精心培养心中开始出现的良好的道德观念和品质的幼芽,并使其不断积累和壮大。良好的网络道德品质的形成就是这样一个不断积善成德,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只要个体能坚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就能形成网络道德的坚强意志,就能做到网上虚拟人格和现实人格的协调一致和有机整合。

4.慎独以形成高尚的网络道德人格

早期的儒家经典《大学》和《中庸》中都提出了“君子慎其独”的思想。指一个人在独处时也要谨慎自己的内心和行为,防止有违背道德的思想或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简而言之,就是自己独处而他人不在场时的道德实践。慎独是最高的道德境界,也是一种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而网络社会里由于主体行为表现出时间上的瞬间性、空间上的变动性、交流方式的符号性和匿名性,这些特征也对慎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与不做、怎么做都发生在隐和微的状态下,只在于个人的“一念之差”。如果在网络社会里能够很好地实践慎独的修养方法,就能有助于真正锻炼出大学生在道德修养方面的自我主宰精神,使道德修养成为为我的而不是为人的,从而形成高尚的网络道德人格。

参考文献:

[1]埃瑟·戴森.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2]严耕,陆俊,孙伟平.网络伦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3]泰普斯科特.数字化成长——网络时代的崛起[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4]刘云章等著.网络伦理学[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xx.

[5]张震.网络时代伦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xx.

道德类作文 篇2

规则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正因有规则,社会才更加稳定和谐。但万事终不得十全十美,规则与道德人情的冲突不可避免。三百年前哈佛图书馆遇火藏书尽毁,学生归还违规带出,已成无价孤本的书却遭开除一事百年来仍有人为其愤愤不平,我却认为哈佛的做法更为妥当。

叫屈者的不平主要集中在其勇敢面对错误,坚守道德却遭受重罚上。诚然,做出这个勇敢的选择并不容易,坚守道德坦白还书的举动也确实值得称赞,但这并不能成为开脱惩罚的理由。这种观点是在主观环境下建立的,太容易受到环境背景的影响,若是把背景去掉,一个普通学生在一个普通的日子违纪带书出馆,几天后还书认错,这种行为还会被这样多人夸赞吗?

直视错误,勇敢认错,这本就是一种基本的道德品质,只是它在特定环境下显得弥足珍贵,但它的本质仍是最基本的道德操守。若是该学生选择了藏书不还,隐匿事实,他可能一辈子将受到良心的谴责,还书只是尽了本分内之事,只能证明学生道德良好,仅凭这点本分的道德操守以抗衡全校之规,我想是远远不及的。

再者,家有家规,国有国法,一条合理的一校之规既已确立,就应当履行它的使命。法律规则应当对每一个人铁面无私,才能维护规则的尊严与大众的公平正义。若是今天对该还书事件网开一面,明天又必然出现新的两难局面来挑衅规则的执行。借这次还书而被开除一事,损失了一个敢做敢当的诚实学生,承受了无数申诉唏嘘与愤愤不平,却使哈佛的严明纪律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道德的发展与规则实质上并不冲突,规则正是基于道德制定的,遵守规则,亦是坚守道德。哈佛该学生正是打破规则在先,从而也违反了公共道德,将珍贵的公有物圈入自己的领地。遇火还书只是一个机缘巧合。试想,倘若没有这场大火,学生的行为是不是本身就已面临开除的结局了呢?大火只能作为道德的检测天秤,而审判权始终掌握在规则手里。通过这次事件,既使该学生深刻地吸取教训,又树立起了哈佛规则的威严,哈佛的做法,可谓明智之深矣。

无可非议的哈佛小事,更是关乎人人的规则大事。避免规则与道德的不和谐首先要求循规蹈矩。坚守人生的规则,以助力培养高尚的道德。

道德类作文 篇3

又到年终,大多要考核。习惯是优秀、合格、不称职三个等次。人们都清楚,不是特别犯事就不会不称职,人们渐渐以为年度考核就是优秀与合格两个等次了。习惯用分数来考学生的老师如今却纠结啦,原来说孩子:分分分是命根,如今,自己轮到为师德考核分纠结不堪一击。

马丁*路德说过:“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就是在法制社会里,道德的力量渗透我们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不是法律所能全部涵括的。加强自身修养,看似文弱不堪一击,但是,有那种正气在,足以养天地浩然。

英雄所见略同,康德也说:“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由此可见,做人的首先需要经济基础,更重要的是需要精神追求,需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孜孜以求,不知疲倦,真如屈原的上下而求索!

由此看来,老师的职业道德只是道德中的一种,是从事老师这种职业约定俗成的一些行为规范的总和。针对某个老师的言行,人们的习惯是二元论,热爱学生是有道德的老师,那么体罚学生就是违背职业道德的老师。基本上还没有这种95%热爱学生,70%关心学生的说法,那么,如今在全国各地盛行的给师德量化测评的做法,实在有点滑稽。简单机械,粗暴单一,简直是对所有老师职业道德的侮辱。

以百分制的分数来给师德测评老师的行为规范,本身是不道德的。是仅仅为了绩效的发放,不得已采取的方法看似公平,实则不科学的。某种意义上是对老师人格的侮辱与戏弄。道德本来是一种宽泛的概念,不可论斤计量的,也不可以用米尺来丈量。往往人们的习惯是善恶来评价,但是,市场的今天非得量化,实在勉为其难。

道德类作文 篇4

道德,是飘落在初春的雨,润物无声;道德,是吹拂在仲夏的风,丝丝透凉;道德,是成熟在深秋的果,丰收在望;道德,是绽放在严冬的花,傲雪凌霜……新世纪的曙光照亮了每个人的心房,人们一次又一次在历史中诉说着辉煌,在生活中创造了奇迹。但是是,请别忘记:曾经我们最美好的东西——社会公德。

假设当你成为两鬓斑白的老人时,站在公交车上却无人给你让座,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从班级中随地乱飞的作业本到学校中天女散花的垃圾,从马路上乱闯红灯任意穿梭的人群到街道旁随地吐痰的“潇洒”作风,从公共场所偷贵重物品的扒手到满街熟视无睹的过客,从夜深人静时满口胡言的骚扰短信到电视上说得天花乱坠的销售广告……我们总在呼唤着社会公德,然而,当你真正遇到时,却想不起以前的豪言壮语,造成了“徒有道德观,却无道德心”的悲哀。

幸而,人们总是患难见真情。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祖国的灾难,唤醒了我们沉睡已久美好公德——绝不能忘,汶川地震后任劳任怨的志愿者,节省零花钱纷纷捐款的孩子们;绝不能忘,献血车开来时,默默排队,无声无息站出来献血的奉献者;绝不能忘,房屋倒塌时,为了一个毫不相识的婴儿,牺牲自己的勇士们。

老子曰:“人之立身,所贵者在德。”没有道德的人是社会的耻辱,是民族的败类。天地间,没有人愿意同一个满嘴污秽,六亲不认的人多说话。中国,为何又能重回世界之巅?答案是毋庸置疑的——我们有一颗中国心,有种道德观。俗话说:“一撇一捺写个人,一生一世学做人。”雷锋,20世纪中期人民的楷模!这个光辉的名字,在我们心中永垂不朽。他把自己最美好的东西——青春全部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年仅22岁,英年早逝,但是他无私的道德观,高尚的情操必将在我们这一代身上不断发扬光大,他那不可磨灭的美好形象,将为华夏大地添一片流光溢彩!

还有7天,我们将迎来祖国母亲的生日,这一举国欢腾的节日。作为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我们必须从小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时时谨记“海内百川,有容纳大”的告诫,时时想到“处世礼为先”以此提醒,让社会成为“老有所终,幼有所养,壮有所用”的美好家园,让“五讲”,“四美”闪烁在神州大地上。朋友们,只要道德不失,我们的祖国便会一步步走向光明之巅!

道德类作文 篇5

道德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词,道德高尚的人是多么令人景仰啊!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就是这个意思吧。论述说明

人和动物的差别是什么?比如两只小狗,为了抢地盘而打起架来,互相撕咬。比如你用大衣温暖了一条蛇,蛇会反过来咬你一口。比如你救了一匹狼,到最后你却成为了狼的午餐……,人会这样做吗?有人会,有人不会。道德在人与动物之间画上了一条线,道德也就是人与动物的差别。

那么,道德又是什么?道德就是你判断对错时的明灯。是你选择人生的指南灯,是你大脑和良心中最最基本的构造,也是你生活的必需品。在中国四川的汶川大地震中,有人为了救别人而失去了自己唯一的亲人。有人为了救人日以继夜地工作辛劳,最后晕倒在现场。甚至有一位老师,他为了保护自己的学生,张开双手,紧紧地抱住他的学生,以身体保护住这些弱小的生命,不让他们受伤,而自己却永远也见不到妻儿和白发苍苍的父母了!为了大家而舍小家,为了同胞赴汤蹈火,牺牲了自己保护了学生,不亦君子乎!

我曾经也经历了道德抉择。那次,我们搞班组小课题活动,小课题后来只有我和我们班的两个同学搞完了,班主任老师让我们评分。有一个同学说:“呃,打分的任务就交给你了,我不敢打。”我也有点儿犯难,大家都是同学,低头不见抬头见,我要是如实打分给个“不合格”,那他们可就会恨死我了。如果我打个“良好”,那可是不真实的,是不公正的。因为只有努力付出的人才会有回报。该怎么办呢?不行,既然我的责任是打分,那就不应该和私人联系上,一个有道德的人,应该要诚实。我下定决心,给他们公正打分那他们可就会恨死我了。这是一次艰难的抉择,不过,我最终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这是一个有道德的人该做的。

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就是精神上的巨人,是受人尊敬的人。没有道德没有修养的人,就是精神上的乞丐,是受人唾弃的人。所以道德又是“乞丐”与“强者”的差别。“强者”尊重那些弱小、需要帮助的人,他慷慨地伸出自己的双手,无私的抚慰那些人们,不计较得失,不为了名誉,他收获的是快乐,他赢得了尊重。美国的微软原董事长比尔?盖茨退休后,将自己的所有财产都捐献给了慈善事业,体现了高尚的道德,获得了世界人民的敬佩。而一些“乞丐”为了个人的私利,斤斤计较,天天以丑陋自私的嘴脸待人,收获的是别人厌恶的表情。这样又有什么意思呢?不如快乐地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怎样才能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呢?首先,当别人误解、侮辱你的时候,你应该微笑地提醒他,真正有道德的人是不该这么做的。当别人嘲笑你,贬低你的时候,你应该用行动向他证明,你是一个强者。有道德的人给弱小者以帮助,给长辈以尊敬,给儿童以亲切,给国家以热爱,给人类以宽容。结论点题

做个有道德的人,既招人喜爱,又能受人尊敬,何乐而不为呢?做个道德高尚的君子吧!每当你做出选择时,请先想想道德的这条标准,把你划分到了哪里?

道德类作文 篇6

道德:

道:本意是客观真理,即自然界的构造、运动、变化等规律,社会的客观发展和变化规律,人的生老病死等规律,是自然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它客观存在,左右社会和人类的发展。顺应它去发展,社会才能健康和谐、人才会健康幸福、自然界才会长足存在。

德:的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需要发展。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去改造自然、发展社会、发展自己的事业。

也是遵循不违背“道”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从而使社会,自然界和人类能长久发展、和谐共存。ZB258.COM

道和德统一到一起就是道德,人们按“道”的规律去做事、处事,就是有“道德”。 德:德就是付出。

实质上,人之初,性本恶,也就是说人一生下来只有本能(有不少本能会危害其他人的生存),而不知约束自己。所以,所有人都需要对本能的外在约束和内在约束,外在约束是法律,然而法律的功能只有制裁人的本能中企图伤害他人等对人类社会有大的危害的方面;所以,需要内在约束(也就是道德)来约束本能中虽不违法,但亦会对他人(甚至是人类社会)造成危害的行为。

所以,道德就是社会规范对人的本能的制约,换句话说,人一生下来就有以任何方式伤害甚至杀死其他生命的本能(即“生存无道德”),道德也就是继法律之后制约这种本能,减小这种伤害的工具。

道德定义

道德就是脱离人的自然属性而适应人的社会属性。( 这里说的人的自然属性,实质就是动物性。)

道德应该是合于天理的行为规范。由于人类的智慧可以掌握自然天理的动态规律,来主导天理动态层面的提高,因此,随着天理动态层面的提高,道德的标准即随之提高。 道德,指衡量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一个社会一般有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只涉及个人、个人之间、家庭等的私人关系的道德,称私德;涉及社会公共部分的道德,称为社会公德。

道德和文化有密切关系,有些时代又打上意识形态的烙印。人类的道德有共通性。不过,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往往有一些不同的道德观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视的道德元素及其优先性、所持的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差异。所谓“性相近,习相远”,同样一种道德,在不同文化社会背景中的外在表现形式、风俗习惯往往也相去甚远。

道德——来自《词源》的解释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

道德类作文 篇7

因为有心一一唯一的心,所以有追求,所以有选择。因为有梦一一不切实际的梦,所以有童话,所以有善恶…若无恶的村托,奈何有善的美丽:若非配角的精彩演绎,何来主角的凄美真诚:若童话中的狐狸不再,若那双灵动的双眸褪去颜色,隐约中是否觉得童话不再熟悉,不再那般治愈人心?大于世界,万物皆有所求。

诚然,所谓的“恶人,也不过是更加直接勇敢地追随自己的心,更加果断地选择了前进,不过是简单地秉持着自己的唯物主义。而所谓的狐狸,也只是个载体了。当它踌躇在扁舟之上,漂于悲刷集成的汪洋大海之间:一面是沉于大海,尝尽苦涩,最终痛苦而亡:一面是迈向彼岸,迎来曙光。何去何从----只是后话。

自然是选择后者,且不论是否苟且活着,只是为了活着。既然上天给了自己拼搏的资本,为何要自甘堕落,甘心归于坐土生命中有太多的美好,却也有太多的不尽人意。也许是太多的变故,让它放弃无知愚昧的善良,选择了简单的恶。可初读童话的我们却只知执着表面,忽略根本,对它们百般厌恶。细细一想才记起它们也没做什么丧尽天良之事,不过偶尔撒几个小谎,编几句动人的好话,如此,也只怪那些不够理性的主人公们。

托尔斯泰说:假如一个人在犹豫,那就是说他并不成熟。如此说来,狐狸能这轻松干脆地撒谎,却也算得上是看透半个人生了,只是怕是最后连它自己都快要不相信自己了。也许,它确实是执着一颗心,所有的行动皆是为了生存但方法却似乎有些唐突。我们总是无法忘记一路走来所经历的美好,但却也不能为了一食之得抛下整片天,舍得之间,“舍”总是被安排为“得的铺陈与条件。现实也确实如此,只是舍的图度要当,“得”的分量要位的付出…人生最凄惨的事莫过于此:你以为地弃放沿途累色的时间去点是明确的选择,等到登上努力攀向顶峰时却发现想要俯视世界,双眼却装不下整个人间。童话为我们所展现的便是这般凄惨的狐狸一一好不容易决心做恶人,却因为一次轻率的选择与人生的转折点失之交臂,最终一无所获,反而因此失了他人的信任。

道德的沦丧与欲望的膨胀遮盖了它那枚原本折射着果断与勇敢所交汇而成的光芒的心。也许这便是大多数人选择将它归于“恶人”的原因吧。既然自己选择了一条不凡的路,便怨不得旁人的种种评价既然是自己违背了为人处世之根本,便也无法驳回旁人的恶语相向!童话美好却也单调,狐狸灵活却也做了个愚蠢之至的选择,人可以转弯抹角却也可勇敢地追随自己的心。

是非曲直,君心偏向何方,哪里便是归宿,人生旅途中的脚印便被踏成哪般模样,只是万不可因贪而满目皆失。

道德类作文 篇8

哲学家萨特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一个高尚的信仰——良好的道德。——题记

我曾经在报纸上看到:出租车司机徐国平捡到乘客方女士丢失的新手机,通知方女士,方女士没有时间去拿,他就让妻子送到方女士的家中。一位普普通通的出租车司机作出了一般人所不能做的举动,这种乐于助人良好品质是令人震撼的,让人折服!

我看了这一报道,我想做人,要有道德,不要尽干些伤天害理的事,要做个拾金不昧、顶天立地、做个光明磊落、问心无愧的人。

我见过无数的好人,我有所感悟,做人,道德很重要,商人必须要讲信用,言出必行,讲实在要给自己量一个道德标准。学生则要讲文明、遵守纪律,做个好学生,绝对不可以当流氓、痞子、干抢劫、杀人是事。农人不但要好好种地,还要不用些化学药品放入农物中,赚钱有什么用,那是坑人、违法的。

古人曰:“民无德不立,政无德不威。”有德,是修养、是文明、是基石。无德,是无信、是无耻、是卑鄙。

道德像一面镜子,照耀着每个公民的一举一动,让每个公民分清荣辱,树立崭新的社会风气。它是光辉的,又是朴素的。它是崇高的,又是平凡的。它是理想的,又是现实的,更是我们今后工作的启明星。——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