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作文网

寻隐者不遇 [唐] 贾岛

发表时间:2021-12-26

【www.zb258.com - 寻秋】

经典诗词的累计是必不可少的,你一定是来扩充自己的作文素材库的。优秀的作文一定少不了优质的作文素材,希望在你看完《寻隐者不遇 [唐] 贾岛》这篇文章后能提升自己的写作灵感!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注解】:

1、云深:指山深云雾浓。

【韵译】: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

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

【评析】:

??这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这首诗有人认为是孙革所作,题为《访夏尊师》。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的。此诗就是一个例证。

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松下问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略了,只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这四个字而可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接着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问句省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辞,把问句隐括在内。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的问题。明明三番问答,至少须六句方能表达的,贾岛采用了以答句包赅问句的手法,精简为二十字。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间了。

然而,这首诗的成功,不仅在于简炼;单言繁简,还不足以说明它的妙处。诗贵善于抒情。这首诗的抒情特色是在平淡中见深沉。一般访友,问知他出,也就自然扫兴而返了。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继之以二问三问,其言甚繁,而其笔则简,以简笔写繁情,益见其情深与情切。而且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然而诗的抒情要凭借艺术形象,要讲究色调。从表面看,这首诗似乎不着一色,白描无华,是淡妆而非浓抹。其实它的造型自然,色彩鲜明,浓淡相宜。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的形象与色调恰和云山深处的隐者身份相符。而且未见隐者先见其画,青翠挺立中隐含无限生机;而后却见茫茫白云,深邃杳霭,捉摸无从,令人起秋水伊人无处可寻的浮想。从造型的递变,色调的先后中也映衬出作者感情的与物转移。

诗中隐者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所以贾岛对他有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诗中白云显其高洁,苍松赞其风骨,写景中也含有比兴之义。惟其如此,钦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怅惘之情了。

(沈熙乾)

zb258.com相关文章推荐

题李凝幽居 [唐]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作品赏析【注释】:

这诗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著称。全诗只是抒写了作者走访友人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

首联“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诗人用很经济的手法,描写了这一幽居的周围环境: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不治的小园;近旁,亦无人家居住。淡淡两笔,十分概括地写了一个“幽”字,暗示出李凝的隐士身分。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历来传诵的名句。“推敲”两字还有这样的故事:一天,贾岛骑在驴上,忽然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初拟用“推”字,又思改为“敲”字,在驴背上引手作推敲之势,不觉一头撞到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随即被人押至韩愈面前。贾岛便将做诗得句下字未定的事情说了,韩愈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立马思之良久,对贾岛说:“作‘敲’字佳矣。”这样,两人竟做起朋友来。这两句诗,粗看有些费解。难道诗人连夜晚宿在池边树上的鸟都能看到吗?其实,这正见出诗人构思之巧,用心之苦。正由于月光皎洁,万籁俱寂,因此老僧(或许即指作者)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或是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噪动,或是鸟从窝中飞出转了个圈,又栖宿巢中了。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倘用“推”字,当然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了。

颈联“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是写回归路上所见。过桥是色彩斑斓的原野;晚风轻拂,云脚飘移,仿佛山石在移动。“石”是不会“移”的,诗人用反说,别具神韵。这一切,又都笼罩着一层洁白如银的月色,更显出环境的自然恬淡,幽美迷人。

最后两句是说,我暂时离去,不久当重来,不负共同归隐的约期。前三联都是叙事与写景,最后一联点出诗人心中幽情,托出诗的主旨。正是这种幽雅的处所,悠闲自得的情趣,引起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中的草径、荒园、宿鸟、池树、野色、云根,无一不是寻常所见景物;闲居、敲门、过桥、暂去等等,无一不是寻常的行事。然而诗人偏于寻常处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语言质朴,冥契自然,而又韵味醇厚。

(施绍文)

贾生 [唐]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注解】:

1、宣室:汉未央宫前正室;

2、逐臣:指贾谊曾被贬谪。

3、才调:才气。

【韵译】:

汉文帝在宣室求问被贬谪的贤臣,

贾谊的才华和格调更是无可比伦。

谈至深夜汉文帝挪动双膝靠近他,

可惜他不垂询民生却是穷究鬼神。

【评析】:

??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却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诗寓慨于讽,讽刺效果颇好。

-----------------------------------

贾谊贬长沙,久已成为诗人们抒写不遇之感的熟滥题材。作者独辟蹊径,特意选取贾谊自长沙召回,宣室夜对的情节作为诗材。《史记·屈贾列传》载:

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厘(刚举行过祭祀,接受神的福祐),坐宣室(未央宫前殿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在坐席上移膝靠近对方)。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在一般封建文人心目中,这大概是值得大加渲染的君臣遇合盛事。但诗人却独具只眼,抓住不为人们所注意的“问鬼神”之事,翻出了一段新警透辟、发人深省的诗的议论。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前幅纯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首句特标“求”、“访”(咨询),仿佛热烈颂扬文帝贤意愿之切、之殷,待贤态度之诚、之谦,所谓求贤若渴,虚怀若谷。“求贤”而至“访逐臣”,更可见其网罗贤才已达到“野无遗贤”的程度。次句隐括文帝对贾谊的推服赞叹之词。“才调”,兼包才能风调,与“更无伦”的赞叹配合,令人宛见贾生少年才俊、议论风发、华采照人的精神风貌,诗的形象感和咏叹的情调也就自然地显示出来。这两句,由“求”而“访”而赞,层层递进,表现了文帝对贾生的推服器重。如果不看下文,几乎会误认为这是一篇圣主求贤颂。其实,这正是作者故弄狡狯之处。

第三句承、转交错,是全诗枢纽。承,即所谓“夜半前席”,把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以至于“不自知膝之前于席”的情状描绘得维妙维肖,使历史陈迹变成了充满生活气息、鲜明可触的画面。这种善于选取典型细节,善于“从小物寄慨”的艺术手段,正是李商隐咏史诗的绝招。通过这个生动的细节的渲染,才把由“求”而“访”而赞的那架“重贤”的云梯升到了最高处;而“转”,也就在这戏剧高潮中同时开始。不过,它并不露筋突骨,硬转逆折,而是用咏叹之笔轻轻拨转──在“夜半虚前席”前加上可怜两字。可怜,即可惜。不用感情色彩强烈的“可悲”、“可叹”一类词语,只说“可怜”,一方面是为末句──一篇之警策预留地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这里貌似轻描淡写的“可怜”,比剑拔弩张的“可悲”、“可叹”更为含蕴,更耐人寻味。仿佛给文帝留有余地,其实却隐含着冷隽的嘲讽,可谓似轻而实重。“虚”者,空自、徒然之谓。虽只轻轻一点,却使读者对文帝“夜半前席”的重贤姿态从根本上产生了怀疑,可谓举重而若轻。如此推重贤者,何以竟然成“虚”?诗人引而不发,给读者留下了悬念,诗也就显出跌宕波折的情致,而不是一泻无余。这一句承转交错的艺术处理,精炼,自然,和谐,浑然无迹。

末句方引满而发,紧承“可怜”与“虚”,射出直中鹄的的一箭──不问苍生问鬼神。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前席”,不是为了询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求贤,对贤者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啊!诗人仍只点破而不说尽──通过“问”与“不问”的对照,让读者自己对此得出应有的结论。辞锋极犀利,讽刺极辛辣,感概极深沉,却又极抑扬吞吐之妙。由于前几句围绕“重贤”逐步升级,节节上扬,第三句又盘马弯弓,引而不发,末句由强烈对照而形成的贬抑便显得特别有力。这正是通常所谓“抬得高,摔得重”。整首诗在正反、扬抑、轻重、隐显、承转等方面的艺术处理上,都蕴含着艺术的辩证法,而其新警含蕴、唱叹有情的艺术风格也就通过这一系列成功的艺术处理,逐步显示出来。

点破而不说尽,有论而无断,并非由于内容贫弱而故弄玄虚,而是由于含蕴丰富,片言不足以尽意。诗有讽有慨,寓慨于讽,旨意并不单纯。从讽的方面看,表面上似刺文帝,实际上诗人的主要用意并不在此。晚唐许多皇帝,大都崇佛媚道,服药求仙,不顾民生,不任贤才,诗人矛头所指,显然是当时现实中那些“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封建统治者。在寓讽时主的同时,诗中又寓有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诗人夙怀“欲回天地”的壮志,但偏遭衰世,沉沦下僚,诗中每发“贾生年少虚垂涕”、“贾生兼事鬼”之慨。这首诗中的贾谊,正有诗人自己的影子。概而言之,讽汉文实刺唐帝,怜贾生实亦自悯。

(刘学锴)

和贾舍人早朝 [唐] 岑参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注解】:1、紫陌:京都的道路。2、皇州:帝都,指长安。3、仙仗:指皇帝的仪仗。4、凤凰池:也称凤池,指中书省。【韵译】:五更鸡鸣,京都路上曙光略带微寒;黄莺鸣啭,长安城里已是春意阑珊。望楼晓钟响过,宫殿千门都已打开;玉阶前仪仗林立,簇拥上朝的官员。启明星初落,花径迎来佩剑的侍卫;柳条轻拂着旌旗,一滴滴露珠未干。唯有凤池中书舍人贾至,写诗称赞;他的诗是曲阳春白雪,要和唱太难。【评析】:这是以咏“早朝”为题的唱和诗,内容只尽力铺设早朝的庄严隆重而已,无甚价值。诗围绕“早朝”两字作文章;“曙光”、“晓钟”、“星初落”、“露未干”都切“早”字;而“金阙”、“玉阶”、“仙仗”、“千官”、“旌旗”,皆切“朝”字。末联点出酬和之意,推崇对方。表示谦卑,都恰到好处。--------------------------鸡鸣紫陌曙光寒①,莺啭皇州春色阑②。金阙晓钟开万户③,玉阶仙仗拥千官④。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旂露未干。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⑤。(上六早朝,末二和贾。)①《诗》:“女曰鸡鸣。”刘孝绰诗:“纡余出紫陌。”卢思道诗:“旌门曙光转。”②梁元帝诗:“新莺隐叶啭。”鲍照诗:“表里望皇州。”注:“皇州,帝都也。”③梁武帝诗:“珠珮婐■戏金阙。”孔德绍诗:“临风听晓钟。”千门万户,见前。④《西都赋》:“玉阶彤庭。”《唐书·仪卫志》:每月以四十六人立内廊阁外,号曰内仗。⑤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注:“《下里》《巴人》,下曲名也。《阳春》《白雪》,高曲名也。”杨万里曰:七言褒颂功德,如贾至诸公唱和大明宫,乃为典重。和其诗者惟此最佳。胡应麟曰:八句皆精工整密,字字天成,比王似胜。然令上官昭容坐昆明殿,穷岁月较之,未易坠其一也。周敬曰:皇紫假对。星露二字,实诗眼,通篇心灵脉融语秀,作廊庙古衣冠法物,令人对之,魂肃神敛,不特《早朝》诸什,此为首唱,即举唐七律,取为压卷何让。周珽曰:或谓《早朝》诗,用寒、阑、干、难险韵,似属吹毛。诸家取唐七言律压卷者,或推崔司勋《黄鹤楼》,或推沈詹事《独不见》,或推杜工部“玉树彫伤”、“昆明池水”、“老去悲秋”、“风急天高”等篇。然音响重薄,气格高下,俱前有确论。珽谓冠冕庄丽,无如嘉州《早朝》。淡雅幽寂,莫过右丞《积雨》。澹斋翁以二诗得廊庙山林之神髓,欲取以压卷,真足空古准今。质之诸家,亦必以为然也。-----------仇兆鳌《杜诗详注》-----------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作品赏析戴天山,又名大康山或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李白早年曾在山中大明寺读书,这首诗大约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全诗八句,前六句写往“访”,重在写景,景色优美;末两句写“不遇”,重在抒情,情致婉转。

诗的开头两句展现出一派桃源景象。首句写所闻,泉水淙淙,犬吠隐隐;次句写所见,桃花带露,浓艳耀目。诗人正是缘溪而行,穿林进山的。这是入山的第一程,宜人景色,使人留连忘返,且让人联想到道士居住此中,如处世外桃源,超尘拔俗。第二句中“带露浓”三字,除了为桃花增色外,还点出了入山的时间是在早晨,与下一联中的“溪午”相映照。

颔联“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是诗人进山的第二程。诗人在林间小道上行进,常常见到出没的麋鹿;林深路长,来到溪边时,已是正午,是道院该打钟的时候了,却听不到钟声。这两句极写山中之幽静,暗示道士已经外出。鹿性喜静,常在林木深处活动。既然“时见鹿”,可见其幽静。正午时分,钟声杳然,唯有溪声清晰可闻,这就更显出周围的宁静。环境清幽,原是方外本色,与首联所写的桃源景象正好衔接。这两句景语又含蓄地叙事:以“时见鹿”反衬不见人;以“不闻钟”暗示道院无人。

颈联“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是诗人进山的第三程。从上一联“不闻钟”,可以想见诗人距离道院尚有一段距离。这一联写来到道院前所见的情景-道士不在,唯见融入青苍山色的绿竹与挂上碧峰的飞瀑而已。诗人用笔巧妙而又细腻:“野竹”句用一个“分”字,描画野竹青霭两种近似的色调汇成一片绿色;“飞泉”句用一个“挂”字,显示白色飞泉与青碧山峰相映成趣。显然,由于道士不在,诗人百无聊赖,才游目四顾,细细品味起眼前的景色来。所以,这两句写景,既可以看出道院这一片净土的淡泊与高洁,又可以体味到诗人造访不遇爽然若失的情怀。

结尾两句“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诗人通过问讯的方式,从侧面写出“不遇”的事实,又以倚松再三的动作寄写“不遇”的惆怅,用笔略带迂回,感情亦随势流转,久久不绝。

前人评论这首诗时说:“全不添入情事,只拈死‘不遇’二字作,愈死愈活。”(王夫之《唐诗评选》)“无一字说道士,无一句说不遇,却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士不遇。”(吴大受《诗筏》)道出了此诗妙处。

(陈志明)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唐] 杜甫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不是爱花即肯死,只恐花尽老相催。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注释】:

[1]原注:斛斯融,吾酒徒。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上元元年(760)杜甫卜居成都西郭草堂,在饱经离乱之后,开始有了安身的处所,诗人为此感到欣慰。春暖花开的时节,他独自沿江畔散步,情随景生,一连成诗七首。此为组诗之六。

首句点明寻花的地点,是在“黄四娘家”的小路上。此句以人名入诗,生活情趣较浓,颇有民歌味。次句“千朵万朵”,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压枝低”,描绘繁花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景色宛如历历在目。“压”、“低”二字用得十分准确、生动。第三句写花枝上彩蝶蹁跹,因恋花而“留连”不去,暗示出花的芬芳鲜妍。花可爱,蝶的舞姿亦可爱,不免使漫步的人也“留连”起来。但他也许并未停步,而是继续前行,因为风光无限,美景尚多。“时时”,则不是偶尔一见,有这二字,就把春意闹的情趣渲染出来。正在赏心悦目之际,恰巧传来一串黄莺动听的歌声,将沉醉花丛的诗人唤醒。这就是末句的意境。“娇”字写出莺声轻软的特点。“自在”不仅是娇莺姿态的客观写照,也传出它给人心理上的愉快轻松的感觉。诗在莺歌“恰恰”声中结束,饶有余韵。读这首绝句,仿佛自己也走在千年前成都郊外那条通往“黄四娘家”的路上,和诗人一同享受那春光给予视听的无穷美感。

此诗写的是赏景,这类题材,盛唐绝句中屡见不鲜。但象此诗这样刻画十分细微,色彩异常秾丽的,则不多见。如“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常建《三日寻李九庄》),“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王昌龄《春宫曲》),这些景都显得“清丽”;而杜甫在“花满蹊”后,再加“千朵万朵”,更添蝶舞莺歌,景色就秾丽了。这种写法,可谓前无古人。

其次,盛唐人很讲究诗句声调的和谐。他们的绝句往往能被诸管弦,因而很讲协律。杜甫的绝句不为歌唱而作,纯属诵诗,因而常常出现拗句。如此诗“千朵万朵压枝低”句,按律第二字当平而用仄。但这种“拗”决不是对音律的任意破坏,“千朵万朵”的复叠,便具有一种口语美。而“千朵”的“朵”与上句相同位置的“四”字,虽同属仄声,但彼此有上、去声之别,声调上仍具有变化。诗人也并非不重视诗歌的音乐美。这表现在三、四两句双声词、象声词与叠字的运用。“留连”、“自在”均为双声词,如贯珠相联,音调宛啭。“恰恰”为象声词,形容娇莺的叫声,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听觉形象。“时时”、“恰恰”为叠字,既使上下两句形成对仗,使语意更强,更生动,更能表达诗人迷恋在花、蝶之中,忽又被莺声唤醒的刹那间的快意。这两句除却“舞”、“莺”二字,均为舌齿音,这一连串舌齿音的运用造成一种喁喁自语的语感,维妙维肖地状出看花人为美景陶醉、惊喜不已的感受。声音的效用极有助于心情的表达。

在句法上,盛唐诗句多天然浑成,杜甫则与之异趣。比如“对结”(后联骈偶)乃初唐绝句格调,盛唐绝句已少见,因为这种结尾很难做到神完气足。杜甫却因难见巧,如此诗后联既对仗工稳,又饶有余韵,使人感到用得恰到好处:在赏心悦目之际,听到莺歌“恰恰”,不是更使人陶然神往么?此外,这两句按习惯文法应作:戏蝶留连时时舞,娇莺自在恰恰啼。把“留连”、“自在”提到句首,既是出于音韵上的需要,同时又在语意上强调了它们,使含义更易为人体味出来,句法也显得新颖多变。

(周啸天)

----------------------

鹤曰:诗云“东望少城花满烟”,当是在浣花溪作。旧编在宝应元年,朱本编在上元二年。

江上被花脑不彻①,无处告诉只颠狂②。走觅南邻爱酒伴,(【原注】斛斯融,吾酒徒。)经旬出饮独空床。

(首章乃寻花独步之由。《杜臆》:颠狂二字,乃七绝之纲。不逢酒伴,故独步花前耳。)。

①彻,尽也。②《晋阳秋》:谢尚收涕告诉。

其二

稠花乱蕊裹江滨①,行步欹危实怕春②。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③。

(【远注】此初至江边而作。行步欹危,老年之状。诗酒堪使,不须虑死也。前二自悲,后二自慰。《杜臆》:前云花脑,此云怕春,皆用反语。诗酒曰驱使。白头曰料理,出语皆奇。)

①《淮南子》:“包裹于天地之间。”此裹字所本。赵曰:裹江滨,两岸俱有花也。司空图诗“千英万萼裹枝红”,即此意。王粲诗:“率彼江滨。”②【钱笺】白乐天诗“方愁须恶春”,即怕春之意。③《世说》:韩康伯母闻二吴哭母哀,语子曰:“汝若为选官,当先料理此人。”又: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

其三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①。报答春光知有处②,应须美酒送生涯③。

(吴论:此过临江数家而作。两三家,家之少。红白花,花之繁。曰多事,亦有恼花意。酒送余生,不孤春色,便是报答处。)

①多事,就花开言。远注谓种花者多事,非。李白诗:“桃花能红李能白。”②梁元帝诗:“徒望春光新。”③曹植诗:“美酒斗十千。”

其四

东望少城花满烟①,百花高楼更可怜。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吴论:此回望城中而作。少城居密,故烟气蒙花。招饮无人,所以望楼兴叹。《杜臆》:变烟花为花满烟,化腐为新。)。

①左思《蜀都赋》:“亚以少城,接乎其西。市廛所舍,贾商之渊。”注:少城,小城也,在城西,市在其中。《元和郡县志》,少城,在成都县西南一里。黄生以百花楼为少城酒楼,希谓在百花潭上,未合。

其五

黄师塔前江水东①,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②?

(吴论:此至黄师塔前而作。春时懒倦,故倚风少憩。师亡无主,则深浅红花,亦任人自赏而已。【朱注】叠用爱的字,言爱深红乎,抑爱浅红乎?有令人应接不暇意。)。

①陆游《老学庵笔记》:余以事至犀浦,过松林甚茂,问驭卒,此何处?答曰:“师塔也。”蜀人呼僧为师,葬所为塔,乃悟少陵“黄师塔前”之句。②庾信诗:“深红莲子艳。”朱超道诗:“兰心带浅红。”

其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干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①,自在娇莺恰恰啼②。

(吴论:此至黄四娘家而作。师塔、黄家,殁存虽异,但看春光易度,同归零落耳,故复有花尽老催之感。此三章联络意也。)。

①梁元帝诗:“戏蝶时飘粉,风花乍落香。”②古乐府:“泽雉饮啄常自在。”陈后主诗:“娇莺含响偶。”骆宾王诗:“分念娇莺一种啼。”

其七

不是爱花即欲死,只恐花尽老相催。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远注】末章总结,乃惜花之词。爱花欲死,少年之情。花尽老催,暮年之感。繁枝易落,过时者将谢。嫩蕊细开,方来者有待。亦寓蜚老惜少之意。钟惺云:前二语,即恼花怕春意。商量细开,不欲其一往而尽也。远注:每首寻花,章法各能变化。)

-----------仇兆鳌《杜诗详注》-----------

木皮散人鼓词 [清] 贾凫西


释闷怀,破岑寂,只照着热闹处说来。

十字街坊,几下捶皮千古快;

八仙桌上,一声醒木万人惊。

凿破混沌作两间,

五行生克苦歪缠。

兔走鸟飞催短景,

龙争虎斗耍长拳。

生下都从忙里老,

死前谁会把心宽!

一腔填满荆棘刺,

两肩挑起乱石山。

试看那汉陵唐寝埋荒草,

楚殿吴宫起暮烟。

倒不如淡饭粗茶茅屋下,

和风冷露一蒲团。

科头跣足剜野菜,

醉卧狂歌号酒仙。

正是那:“日上三竿眠不起,

算来名利不如闲。”

从古来争名夺利的不干净,

教俺这江湖老子白眼看。

忠臣孝子是冤家,

杀人放火享荣华。

太仓里的老鼠吃的撑撑饱,

老牛耕地使死倒把皮来剥!

河里的游鱼犯下什么罪?

刮净鲜鳞还嫌刺扎。

那老虎前生修下几般福?

生嚼人肉不怕塞牙。

野鸡兔子不敢惹祸,

剁成肉酱还加上葱花。

古剑杀人还称至宝,

垫脚的草鞋丢在山洼。

杀妻的吴起倒挂了元帅印,

顶灯的裴瑾挨些嘴巴。

活吃人的盗跖得了好死,

颜渊短命是为的什么?

莫不是玉皇爷受了张三的哄!

黑洞洞的本帐簿那里去查?

好兴致时来顽铁黄金色,

气煞人运去铜钟声也差。

我愿那来世的莺莺丑似鬼,

石崇脱生没个板渣。

世间事风里孤灯草头露,

纵有那几串铜钱你慢扎煞!

俺虽无临潼关的无价宝,

只这三声鼍鼓走遍天涯。

老子江湖漫自嗟,

贩来古今作生涯。

从古来三百二十八万载,

几句街谈要讲上来。

权当作蝇头细字批青史,

撇过了之乎者也矣焉哉。

但凭着一块破皮两页板,

不教他唱遍生旦不下台!

你看起初时茹毛饮血心已狠,

燧人氏泼油添盐又加上熬煎。

有巢氏不肯在山窝里睡,

榆林遭殃才滚就了椽。

庖牺氏人首蛇身古而怪,

鼓弄着百姓结网打净了湾。

自古道“牝鸡司晨家业败”,

可怎么伏羲的妹子坐了金銮!

女娲氏炼石补天空费了手,

到于今抬头不见那补钉天。

老神农伸着个牛头尝百草,

把一些旺相相的孩子提起病源。

黄帝平了蚩尤的乱,

平稳稳的乾坤又起了争端。

造作了那枪刀和弓箭,

这才是惯打仗的祖师不用空拳。

嫌好那毛达撒的皮子不中看,

弄斯文又制下衣和冠。

桑木板顶在脑盖子上,

也不怕滴溜着些泥弹打了眼圈!

这些都是平白里生出来的闲枝节,

说不尽那些李四与张三!

隔两辈帝挚禅位把兄弟让,

那唐尧虽是个神圣也遭了磨难。

爬爬屋三间当了大殿,

衮龙袍穿这一领大布衫。

沽突突洪水滔天谁惹的祸?

百姓们鳖嗑鱼吞死了万千。

拿问了治水大臣他儿子续了职,

穿着些好古董鞋子跑的腿酸。

教伯益放起了一把无情火,

那狼虫虎豹也不得安然。

有一日十日并出晃了一晃,

吓得那狐子妖孙尽胆寒。

多亏了后羿九枝雕翎箭,

十个红轮只剩了一个圆。

说不尽这桩桩件件蹊跷事,

再把那揖让盛典表一番。

常言道“明德之人当有后”,

偏偏的正宫长子忒痴顽!

放着个钦明圣父不学好,

教了他一盘围棋也不会填。

四岳九官举大舜,

倒赘个女婿掌江山。

商均不肖又是臣作了主,

是怎么神禹为君他不传贤?

从今后天下成了个子孙货,

不按旧例把样子翻。

中间里善射的后羿篡了位,

多亏了少康一旅整朝权。

四百年又到了商家手,

桀放南巢有谁哀怜!

虽然是祖辈的家业好过活,

谁知道保子孙的方法不如从前。

再说那成汤解网称仁主,

就应该风调雨顺万民安,

为什么大旱七年不下雨?

等着他桑林摆桌铺起龙坛!

更可笑剪爪当牲来祷告,

不成个体统真是歪缠。

那迂学包子看书只管瞎赞叹,

只怕这其间的字眼有些讹传!

自从他伐桀为君弄开手,

要算他征诛起稿第一位老先。

到后来自家出了个现世报,

那老纣的结果比老桀还憨。

现成成的天下送给周家坐,

不道个生受也没赏过钱。

净赔本倒拐上一个脖儿冷,

霎时间白牛犊变成了大红犍。

这才是“浆了捞来水里去,

一更里荷包照样儿穿!”

这周朝的王业根茎里旺,

你看他辈辈英雄都不差。

这才是栽竹成林后来的大,

到西伯方才发了个大粗芽。

可恨那说舌头的杀才崇侯虎,

挑唆着纣王昏君把他拿。

打在南牢里六七载,

受够了那铁锁和铜枷。

多亏了散宜生定下胭粉计,

献上个兴周灭商的女娇娃。

一霎时蛟龙顿断了黄金锁,

他敢就摇头摆尾入烟霞。

更喜的提调两陕新挂印,

驾前里左排钺斧右金瓜。

他生下了儿子一百个,

那一个是个善菩萨?

不消说长子武王是圣主,

就是他令弟周公也是个通家。

渭水打猎作了好梦,

添上个惯战能征的姜子牙。

儿媳妇娶了邑姜女,

绣房里习就夺槊并滚叉。

到于今有名头的妇人称“十乱”,

就是孔圣人的书本也把他夸。

他爷们昼夜铺排着行仁政,

那纣王还闭着俩瞎眼在黑影里爬。

多少年软刀子割头不知死,

直等到太白旗悬才把口吧!

老纣王倘然留得一口气,

他还有七十万雄兵怎肯安宁?

万一间黄金钺斧折了刃,

周武王,只怕你甲子日回不得孟津城!

再加上二叔保住武庚的驾,

朝歌地重新扎起了商家营。

姜太公杀花老眼溜了阵,

护驾军三千丧上命残生。

小武庚作起一辈中兴主,

诛杀逆臣屠了镐京。

监殷的先讨过周公的罪,

撇下那新鲜红鞋穿不成。

净弄的火老鸦落屋没有正讲,

河崖上两场瞎关了兵。

到其间武王纵有千张嘴,

谁是谁非也说不分明!

(所以武王就下了个毒手,一刀斫下纣王的头来……)

都说是“无道昏君合该死!”

把一个新殿龙爷称又尊。

全不念六百年的故主该饶命,

都说“这新皇帝的处分快活煞人!”

这个说:“没眼色的饿莩你叩的什么马?”

那个说:“干舍命的忠臣你剖的什么心?”

这个说:“你看那白胡子的元帅好气概!”

那个说:“有孝行的君王还载着个木父亲!”

满街上拖男领女去领钜桥的粟,

后宫里秀女佳人都跟了虎贲。

给了他个泰山压顶没有躲闪,

直杀的血流漂杵堵了城门。

眼见他一刀两断君臣定,

他可才稳坐在龙床不用动身。

灵长自古数周朝,

王迹东迁渐渐消。

周天子二衙管不着堂上的事,

空守着几个破鼎惹气淘。

春秋出头有二十国,

一霎时七雄割据把兵鏖。

这其间孔孟周流跑杀马,

须知道不时行的文章谁家瞧?

陕西的秦家得了风水,

他那蚕食方法起的心高。

那知道异人返国着了道,

又被个姓吕的光棍顶了包。

他只说化家为国王作了帝,

而其实是以吕易嬴李代了桃。

原来这羔子没有长进,

小胡亥忤逆贼达又是祸苗。

老始皇欹在灵床没眼泪,

假遗诏逼杀他亲哥犯了天条。

望夷宫虽然没曾得好死,

论还账还不够个利钱梢!

到后来楚汉争锋换了世界,

那刘邦是一个龙胎自然不糙。

“一杯羹”说的好风凉话,

要把他亲娘的汉子使滚油熬。

乌江逼死他盟兄弟,

就是那座下的乌骓也解哀号。

这是个白丁起手新兴样,

把一个自古山河被他生掏。

最可笑吕后本是他结发妇,

是怎么又看上个姓审的郎君和他私交!

平日家挺腰大肚装好汉,

到这时鳖星照命可也难逃。

中间里王莽挂起一面新家的匾,

可怜他四百年炎祚斩断了腰。

那老贼好象转世报仇的白蛇怪,

还了他当初道上那一刀。

幸亏了南阳刘秀起了义,

感动的二十八宿下天曹。

逐日家东征西讨复了汉业,

譬如那冷了火的锅底两番烧。

不数传到了桓灵就活倒运,

又出个瞅相应的曹瞒长馋痨。

他娘们寡妇孤儿受够了气,

临末了一块喘气的木头他还不饶!

小助兴桃园又得了个中山的后,

刘先主他死挣白缠要创一遭。

虽然是甘蔗到头没大滋味,

你看他鱼水君臣倒也情意高。

且莫说关张义气卧龙的品,

就是那风流常山是何等英豪!

空使杀英雄没捞着块中原土,

这才是命里不该枉费劳。

可恨那论成败的肉眼说现成话,

胡褒贬那六出祁山的不晓六韬。

出茅庐生致了一个三分鼎,

似这样难得的王佐远胜管萧。

倒不如俺这捶皮的江湖替他吐口气,

当街上借得渔阳大鼓敲。

曹操当年相汉时,

欺他寡妇与孤儿。

全不管“行下春风有秋雨”,

到后来他的寡妇孤儿又被人欺。

我想那老贼一生得意没弄好脸,

他自从大破刘表就喜〔角者〕了脂。

下江东诈称雄兵一百万,

中军帐还打着杆汉家旗。

赤壁鏖兵把鼻儿扛,

你拖着杆长枪赋的什么诗?

倒惹得一把火燎光了胡子嘴,

华容道几乎弄成个脖儿齐!

从今后打去兴头没了阳气,

那铜雀台上到底也没捞着乔家他二姨。

到临死卖履分香丢尽了丑,

原是个老婆队里碜东西!

始终是教导他那小贼根子篡了位,

他学那文王的伎俩好不跷蹊!

常言道“狗吃蒺藜病在后”,

准备着你出水方知两腿泥。

他作了场奸雄又照出个影,

照样的来了一个司马师。

活象是门神的印板只分了个左右,

你看他照样的披挂不差一丝。

年年五丈起秋风,

铜雀台荒一望空。

卧龙已没曹瞒就灭,

那黄胡子好汉又撇下江东!

三分割据周了花甲,

又显着司马家爷们弄神通。

晋武帝为君也道是“受了禅”,

合着那曹丕的行径一样同!

这不是从前说的个铁板数,

就象那打骰子的凑巧拼了烘。

眼看着晋家的江山又打个两起,

不多时把个刀把给了刘聪。

只见他油锅里的螃蟹支不住,

没行李的蝎子就往南蹦。

巧机关小吏通奸牛换了马,

大翻案白版登舟蛇做了龙。

次后来糊里糊涂又挨了几日,

教一个扫槽的刘裕饼卷了葱。

这又是五代干戈起了手,

可怜见大地生灵战血红!

南朝创业起刘郎,

贩鞋的光棍手段强。

他龙行虎步生成的贵,

是怎么好几辈的八字都犯刑场?

那江山似吃酒巡杯排门转,

头一个是齐来第二个是梁。

姓萧的他一笔写不出两个字,

一般的狠心毒口似豺狼。

那萧衍有学问的英雄偏收了侯景,

不料他是掘尾巴的恶狗乱了朝纲!

在台城饿断了肝花想口蜜水,

一辈子干念些弥陀瞎烧了香。

陈霸先阴谋弱主篡了位,

隋杨坚害了他外甥才起了家。

东宫里杨广杀了父,

积作的扬州看花把命化。

六十四处刀兵动,

改元建号乱如麻。

统前后混了一百九十单八载,

大唐天子才主了中华。

大唐传国二十辈,

算来有国却无家。

教他爹乱了宫人制作着反,

只这开手一着便不佳。

玄武门谋杀建成和元吉,

全不念一母同胞兄弟仨!

贪恋着巢剌王的妃子容颜好,

难为他兄弟的炕头怎样去扒!

纵然有十大功劳遮羞脸,

这件事比鳖不如还低一扎!

不转眼则天戴了冲天帽,

没志气的中宗又是个呆巴。

唐明皇虽是平了韦后的乱,

他自己的腔像也难把口夸。

洗儿钱亲自递在杨妃手,

赤条条的禄山学打哇哇。

最可恨砀山贼子坐了御座,

只有个殿下的猢狲掴他几掴!

从此后朱温家爷们灭了人理,

落了个扒灰贼头血染沙。

沙陀将又做了唐皇帝,

不转眼生铁又在火灰上爬。

石敬瑭夺了他丈人的碗,

倒踏门的女婿靠着娇娃。

李三娘的汉子又做了刘高祖,

咬脐郎登极忒也软匝。

郭雀儿的兵来挡不住,

把一个后汉的江山又白送给他。

姑夫的家业又落在他妻侄手,

柴世宗贩伞的螟蛉倒不差。

五代八君转眼过,

日光摩荡又属了赵家。

陈桥兵变道的是“禅了位”,

那柴家的孩子他懂的什么?

你看他作张作致装没事,

可不知好凑手的黄袍那里拿?

“有大志”说出得意话,

那个撒气的筒子吃亏他妈!

让天下依从老婆口,

净落得烛影斧声响嗑叉!

此后来二支承袭偏兴旺,

可怜那长支的痴儿活活吓杀。

你看那远在儿孙又报应,

五国城捉去的是谁的根芽?

康王南渡吓破了胆,

花椒树上的螳螂爪儿麻。

他爹娘受罪全不管,

干操心的忠臣呕血蛊了疮疤。

十二道金牌害了岳武穆,

那讲和的秦桧他不打死蛇。

这其间雄赳赳的契丹阿骨打,

翻江搅海又乱如麻。

三百年的江山倒受了二百年的气,

那掉嘴的文章当不了厮杀!

满朝里咬文嚼字使干了口,

铁桶似的乾坤半边塌。

临末了一个好躲难的杭州又失了守,

教人家担头插尽江南花!

文天祥脚不着地全没用,

陆秀夫死葬鱼腹当了什么?

说不尽大宋无寸干净土,

你看那一个汉寝唐陵不是栖鸦?

从今后铁木真的后代又交着好运,

他在那斡难河上发了渣。

元世祖建都直隶省,

把一个花花世界喝了甜茶。

看他八十八年也只是闰了个大月,

那顺帝又是不爱好窝的癞蛤蟆。

这正是有福的妨了没福的去,

眼见这皇觉寺的好汉又主了中华。

接前文再讲上一辈新今古,

明太祖那样开国贤君古也不多。

真天子生来不是和尚料,

出庙门便有些英雄入网罗。

不光是徐、常、沐、邓称猛将,

早有个军师刘基赛过萧何。

驾坐南京正了大统,

龙蟠虎踞掌山河。

这就该世世的平安享富贵,

谁料他本门的骨肉起干戈!

四子燕王原不是一把本分手,

生逼个幼主逃生作头陀。

莫不是皇觉寺为僧没会了愿?

又教他长孙行脚历坎坷!

三十年的杀运忒苦恼,

宰割了些义士忠臣似鸭鹅。

铁铉死守济南府,

还坑上一对女娇娥。

古板正传的方孝儒,

金銮殿上把孝棒儿拖。

血沥沥十族拐上了朋友,

是他那世里烧了棘子乖了锅!

次后来景清报仇天又不许,

只急得张草楦的人皮手干搓!

到英宗命该充军道是“北狩”,

也用不着那三声大炮二棒锣。

这几年他兄弟为君翻〔火专〕饼,

净赘上个有经济的于谦死在漫坡!

正德无儿取了嘉靖,

又杀了些好人干天和。

天启朝又出了个不男不女二尾子货,

和那奶母子客氏滚成窝。

崇祯爷他扫除奸党行好政,

实指望整理乾坤免风波。

谁知道彰义门开大事去,

那煤山上的结果那里揣摩?

莫不是他强梁的老祖阴骘少,

活该在龙子龙孙受折磨!

更出奇真武爷显圣供养的好,

一般的披散着发赤着脚。

为什么说到这里便住了手?

只恐怕你铁打的心肠也泪如梭!

西江月·无故寻愁觅恨 [清] 曹雪芹


无故寻愁觅恨,

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

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

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

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

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韶光,

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

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绔与膏粱:

莫效此儿形状!作品赏析【注释】:

[评介]这两首词,对贾宝玉明贬暗褒,似嘲实赞,突出地揭示了贾宝玉的叛逆性格。前一首着重写他对封建正统思想的背叛,不读经书,摒弃仕途经济;后一首着重写这个叛逆性格对封建地主阶级及其统治的严重破坏性。这里曹雪芹假托卫首者的口吻,正话反说,巧妙地歌颂了贾宝玉反封建的思想品德;同时也辛辣地嘲讽了腐朽的封建礼教与庸俗的世道人情。

------------------------------------------------

第三回书写黛玉到荣府后,见过贾府大部分人,最后才见到宝玉。这是两个主人公第一次会面,也是第一号人物宝玉第一次在读者眼中出现,所以作者对宝玉的装束和神采作了大力铺张渲染,又写了这两首批宝玉的词。“批”字是打批语、下判断的意思,与今作“批评”、“批判”解不同。

这两首词,字面上句句是对宝玉的嘲笑和否定,实质上句句是对他的赞美和褒扬。从封建阶级伦理道德标准衡量,宝玉是个被否定的人物;可是从作者的人生观和社会观来看,他却是个和那些国贼禄蠹完全相反的、保持着人类善良天性的真正的人。两首词句句都是反话。

宝玉不假矫饰地表现自己的天性,在那样的贵族之家必然要处处受束缚、限制,于是就要产生苦闷,就要采取种种方式渲泄,在道学先生们看来这就是“寻愁觅恨”、“似傻如狂”了。相貌好是真,“腹内草莽”就未必。宝玉读书多,知识博,文思快,才情大,看他在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一套一套有根有据的议论,看他拟的那些匠额和对联,不是使包括贾政在内的所有在场的人都相形见细吗?看他写的《芙蓉女儿诔》、《姽婳词》等等,简直够个像样的文学家了。连宝钗都说他“每日家杂学旁收的”,承认他懂得多,怎么能说是“腹内原来草莽”?“不通世务”,是因为他厌恶贾雨村之流的政客,不屑与之为伍。不愿读的文章也只是那些“圣贤”的说教和一文不值的科举时文。“那管世人诽谤”,正表现了宝玉不苟且、不随俗、独立不迁的个性。这样的贵族青年,按封建阶级“接班人”的标准要求,自然是“无能第一”、“不肖无双”了。他既不能像其祖先那样“理朝廷、治风俗”,为皇帝做个贤臣良相;也不能像凤姐那样治家理财,撑起家业的门面,自然是“于国于家无望”了。于是他就成了贵族之家的“子弟戒”了。

这两首诗集中地描绘了宝玉的叛逆性格,这个典型的意义也就在对封建阶级的叛逆上。值得注意的是“贫穷难耐凄凉”一句。这是预示贾家败落后,宝玉要有一段困苦不堪的生活经历。第十九回写宝玉探花袭人家,袭人的母亲和哥哥慌忙招待宝玉,摆上一桌子果品,可是袭人觉得没有一样可吃之物,只给宝玉拈了几个松子瓤,吹去细皮,用手帕托给宝玉。这是何等娇贵!就在这个地方脂砚斋有条批语说:同将来宝玉“寒冬噎酸甭,雪夜围破毡”对照起来看,令人叹息。宝玉在八十回以后的经历,虽然不好乱猜,但有一段贫穷的经历是可以肯定的,同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大相径庭。

蝉 [唐]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注释】:

(1)绥: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简析】:

古人以蝉居高饮露象征高洁,作者以比兴和寄托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操。

本诗与骆宾王、李商隐的《咏蝉》同为当时咏蝉诗三绝。

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关键要把握住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出艺术上的契合点。垂?ruí音近于“锐”),是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蝉用细嘴吮吸清露,由于语义双关,暗示着冠缨高官要戒绝腐败,追求清廉。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在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诗的最后评点道,这完全是由于蝉能够“居高声自远,而不是由于凭借秋风一类外力所致。这些诗句的弦外之音,它们所隐喻的深层意义无非是说,做官做人应该立身高处,德行高洁,才能说话响亮,声名远播。这种居高致远完全来自人格美的力量,绝非依凭见风使舵,或者什么权势、关节和捧场所能得到的。实际上,咏蝉包含着虞世南的夫子自道。他作为唐贞观年间画像悬挂在凌烟阁的二十四勋臣之一,名声在于博学多能,高洁耿介,与唐太宗谈论历代帝王为政得失,能够直言善谏,为贞观之治作出独特贡献。为此,唐太宗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并赞叹:“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不理!”从他不是以鲲鹏鹰虎,而是以一只不甚起眼的蝉来自况,也可见其老成谨慎,以及有自知之明。

--杨义

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分(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这显贵的身分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象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吧。沈德潜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这确是一语破的之论。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云:“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这三首诗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成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

(刘学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