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作文网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唐] 韩愈

发表时间:2022-03-12

【www.zb258.com - 八月十五的诗】

经典诗词的累计是必不可少的,你一定是来扩充自己的作文素材库的。优秀的作文一定少不了优质的作文素材,希望在你看完《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唐] 韩愈》这篇文章后能提升自己的写作灵感!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君歌声酸辞且苦,不能听终泪如雨。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昨者州前捶大鼓,嗣皇继圣登夔皋。赦书一日行万里,罪从大辟皆除死。迁者追回流者还,涤瑕荡垢清朝班。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轲只得移荆蛮。判司卑官不堪说,未免捶楚尘埃间。同时辈流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注释】:

九疑:九疑山,在今湖南省宁远县。

【简析】:

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情,用“人生由命”的宿命观慰藉友人,并自我解嘲。

---------------------

这首诗以接近散文的笔法,古朴的语言,直陈其事,不用譬喻,不用寄托,主客互相吟诵诗句,一唱一和,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衷情共诉,洒脱疏放,别具一格。

诗里写了张署的“君歌”和作者的“我歌”。题为“赠张功曹”,却没有以“我歌”作为描写的重点,而是反客为主,把“君歌”作为主要内容,借张署之口,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自己的块垒不平。

诗的前四句描写八月十五日夜主客对饮的环境,如文的小序:碧空无云,清风明月,万籁俱寂。在这样的境界中,两个遭遇相同的朋友怎能不举杯痛饮,慷慨悲歌?韩愈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人,在三十二岁的时候,曾表示过“报国心皎洁,念时涕汍澜”。他不仅有忧时报国之心,而且有改善政治的能力。贞元十九年(803)天旱民饥,当时任监察御史的韩愈和张署,直言劝谏唐德宗减免关中徭赋,触怒权贵,两人同时被贬往南方,韩愈任阳山(今属广东)令,张署任临武(今属湖南)令。直至唐宪宗大赦天下时,他们仍不能回到中央任职。韩愈改官江陵府(今湖北江陵)法曹参军,张署改官江陵府功曹参军。得到改官的消息,韩愈心情很复杂,于是借中秋之夜,对饮赋诗抒怀,并赠给同病相怜的张署。

诗的开头在描写月夜环境之后,用“一杯相属君当歌”一转,引出了张署的悲歌,是全诗的主要部分。

诗人先写自己对张署“歌”的直接评论:说它声音酸楚,言辞悲苦,因而“不能听终泪如雨”,说明二人心境相同,感动极深。

张署的歌,首先叙述了被贬南迁时经受的苦难,山高水阔,路途漫长,蛟龙出没,野兽悲号,地域荒僻,风波险恶。好容易“十生九死到官所”,而到达贬所更是“幽居默默如藏逃”。接着又写南方偏远之地多毒蛇,“下床”都可畏,出门行走就更不敢了;且有一种蛊药之毒,随时可以制人死命,饮食要十分当心,还有那湿蛰腥臊的“海气”,也使人受不了。这一大段对自然环境的夸张描写,也是诗人当时政治境遇的写照。

上面对贬谪生活的描述,情调是感伤而低沉的,下面一转,而以欢欣鼓舞的激情,歌颂大赦令的颁行,文势波澜起伏。唐宪宗即位,大赦天下。诗中写那宣布赦书时的隆隆鼓声,那传送赦书时日行万里的情景,场面的热烈,节奏的欢快,都体现出诗人心情的欢快。特别是大赦令宣布:“罪从大辟皆除死”,“迁者追回流者还”,这当然使韩、张二人感到回京有望。然而,事情并不如此简单。写到这里,诗情又一转折,尽管大赦令写得明明白白,但由于“使家”的阻挠,他们仍然不能回朝廷任职。“坎轲只得移荆蛮”,“只得”二字,把那种既心有不满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完全表现出来了。地是“荆蛮”之地,职又是“判司”一类的小官,卑小到要常受长官“捶楚”的地步。面对这种情况,他们发出了深深的慨叹:“同时辈流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天路幽险”,政治形势还是相当险恶啊!

以上诗人通过张署之歌,倾吐了自己不平的遭遇,心中的郁积,写得形象具体,淋漓尽致,笔墨酣畅。诗人既已借别人的酒杯浇了自己的块垒,没必要再直接出面抒发自己的感慨了,所以用“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一接一转,写出了自己的议论。仅写了三句:一是写今夜月色最好,照应题目的“八月十五”;二是写命运在天;三是写面对如此良夜应当开怀痛饮。表面看来这三句诗很平淡,实际上却是诗中最着力最精彩之笔。韩愈从切身遭遇中,深深感到宦海浮沉,祸福无常,自己很难掌握自己的命运。“人生由命非同他”,寄寓了极深的感慨,表面上归之于命,实际有许多难言的苦衷。八月十五的夜晚,明月如镜,悬在碧空蓝天,不开怀痛饮,岂不辜负这美好的月色!再说,借酒浇愁,还可以暂时忘掉心头的烦恼。于是情绪又由悲伤转而旷达。然而这不过是故作旷达而已。短短数语,似淡实浓,言近旨远,在欲说还休的背后,别有一种耐人寻思的深味。从感情上说,由贬谪的悲伤到大赦的喜悦,又由喜悦坠入量移“荆蛮”的怨愤,最后在无可奈何中故作旷达。抑扬开阖,转折变化,章法波澜曲折,有一唱三叹之妙。全诗换韵很多,韵脚灵活,音节起伏变化,很好地表现了感情的发展变化,使诗歌既雄浑恣肆又宛转流畅。从结构上说,首与尾用酒和明月先后照应,轻清简炼,使结构完整,也加深了意境的悲凉。

(张燕瑾)

zb258.com精选阅读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唐] 杜甫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彩风流犹尚存。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熏殿。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

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

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澹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

弟子韩幹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幹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

将军画善盖有神,必逢佳士亦写真。

即今飘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

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

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壈缠其身。【注释】:

丹青:绘画。引:唐代乐曲的一种,亦为一种诗体。卫夫人:晋汝阴太守李矩妻,王羲之曾从她学过书法。王右军:即王羲之,晋代大书法家,曾任右军将军。指褒忠壮公段志玄和鄂国公尉迟敬德,皆系唐初功臣。

【注解】:

1、丹青引:即绘画歌。

2、为庶为清门:玄宗末年,曹霸因罪被贬为庶民,也就成为寒门了。

3、英雄割据:指曹操与刘备、孙权鼎立。

4、文彩句:指曹氏的文章风度还能影响曹霸。

5、卫夫人:名铄,字茂漪,晋汝阴太守李矩妻,工隶书,王羲之曾从地学习书法。

6、赤墀:宫内涂红漆的台阶。

7、斯须:须臾,一会儿。

8、韩干:玄宗时官太府寺丞,初以曹霸为师,后自成一派。

【简析】:

这首诗也是写画马的,并直接送给画家曹霸。它着重写了画家的身世、经历,类似一首小叙事诗。全诗以画家承皇帝的宠爱命再绘凌烟阁功臣像和玉花骢马为中心,极状了曹霸当时画名的显赫,因而更衬出晚景的凄凉。这时候诗人也饱经沧桑,生活贫困,在感情上更能和曹霸互相理解。全诗写得错综多变,叙事抒情,跌宕有致,在艺术上很成功。

曹霸是盛唐著名画马大师,安史之乱后,潦倒漂泊。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杜甫和他在成都相识,十分同情他的遭遇,写下这首《丹青引》。

诗起笔洗炼,苍凉。先说曹霸是魏武帝曹操之后,如今削籍,沦为寻常百姓。然后宕开一笔,颂扬曹霸祖先,曹操称雄中原的业绩虽成往史;但其诗歌的艺术造诣高超,辞采美妙,流风余韵,至今犹存。开头四句,抑扬起伏,跌宕多姿,大气包举,统摄全篇。清诗人王士禛十分赞赏,称为“工于发端”(《渔洋诗话》卷中)。

接着写曹霸在书画上的师承渊源,进取精神,刻苦态度和高尚情操。曹霸最初学东晋卫夫人的书法,写得一手好字,只恨不能超过王羲之。他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之中而不知老之将至,情操高尚,不慕荣利,把功名富贵看得如天上浮云一般淡薄。诗人笔姿灵活,“学书”二句只是陪笔,故意一放;“丹青”二句点题,才是正意所在,写得主次分明,抑扬顿挫,错落有致。

“开元”以下八句,转入主题,高度赞扬曹霸在人物画上的辉煌成就。开元年间,曹霸应诏去见唐玄宗,有幸屡次登上南薰殿。凌烟阁上的功臣像,因年久褪色,曹霸奉命重绘。他以生花妙笔画得栩栩如生。文臣头戴朝冠,武将腰插大竿长箭。褒国公段志玄、鄂国公尉迟敬德,毛发飞动,神采奕奕,仿佛呼之欲出,要奔赴沙场鏖战一番似的。曹霸的肖像画,形神兼备,气韵生动,表现了高超的技艺。

诗人一层层写来,在这里,画人仍是衬笔,画马才是重点所在。“先帝”以下八句,诗人细腻地描写了画玉花骢的过程。

唐玄宗的御马玉花骢,众多画师都描摹过,各各不同,无一肖似逼真。有一天,玉花骢牵至阊阖宫的赤色台阶前,扬首卓立,神气轩昂。玄宗即命曹霸展开白绢当场写生。作画前曹霸先巧妙运思,然后淋漓尽致地落笔挥洒,须臾之间,一气呵成。那画马神奇雄峻,好象从宫门腾跃而出的飞龙,一切凡马在此马前都不免相形失色。诗人先用“生长风”形容真马的雄骏神气,作为画马的有力陪衬,再用众画工的凡马来烘托画师的“真龙”,着意描摹曹霸画马的神妙,这一段文字倾注了热烈赞美之情,笔墨酣畅,精彩之极。“玉花”以下八句,诗人进而形容画马的艺术魅力。

榻上放着画马玉花骢,乍一看,似和殿前真马两两相对,昂首屹立。诗人把画马与真马合写,实在高妙,不着一“肖”字,却极为生动地写出了画马的逼真传神,令人真假莫辨。玄宗看到画马神态轩昂,十分高兴,含笑催促侍从,赶快赐金奖赏。掌管朝廷车马的官员和养马人都不胜感慨,怅然若失。杜甫以玄宗、太仆和圉人的不同反应渲染出曹霸画技的高妙超群。随后又用他的弟子、也以画马有名的韩幹来作反衬。

诗人用前后对比的手法,以浓墨彩笔铺叙曹霸过去在宫廷作画的盛况;最后八句,又以苍凉的笔调描写曹霸如今流入民间的落泊境况。“将军善画盖有神”句,总收上文,点明曹霸画艺的精湛绝伦。他不轻易为人画像。可是,在战乱的动荡岁月里,一代画马宗师,流落飘泊,竟不得不靠卖画为生,甚至屡屡为寻常过路行人画像了。曹霸走投无路,遭到流俗的轻视,生活如此穷苦,世上没有比他更贫困的了。画家的辛酸境遇和杜甫的坎坷蹭蹬又何其相似!诗人内心不禁引起共鸣,感慨万分:自古负有盛名、成就杰出的艺术家,往往时运不济,困顿缠身,郁郁不得志!诗的结句,推开一层讲,以此宽解曹霸,同时也聊以自慰,饱含对封建社会世态炎凉的愤慨。

这首诗在章法上错综绝妙,诗中宾主分明,对比强烈。如学书与学画,画人与画马,真马与画马,凡马与“真龙”,画工与曹霸,韩幹与曹霸,昔日之盛与今日之衰等等。前者为宾,是绿叶,后者为主,是红花。绿叶扶红花,烘托映衬,红花见得更为突出而鲜明。在诗情发展上,抑扬起伏,波澜层出。前四句写曹霸的身世,包含两层抑扬,摇曳多姿。“至尊含笑催赐金”句,将全诗推向高潮,一起后紧跟着一跌,与末段“途穷反遭俗眼白”,又形成尖锐的对比。诗的结构,一抑一扬地波浪式展开,最后以抑的沉郁调子结束,显得错综变化而又多样统一。在结构上,前后呼应,首尾相连。诗的开头“于今为庶为清门”与结尾“世上未有如公贫”,一脉贯通,构成一种悲慨的主调与苍凉的气氛。中间三段,写曹霸画人画马的盛况,与首段“文采风流今尚存”句相照应。

杜甫以《丹青引》为题,热情地为画家立传,以诗摹写画意,评画论画,诗画结合,富有浓郁的诗情画意,把深邃的现实主义画论和诗传体的特写融为一炉,具有独特的美学意义,在中国唐代美术史和绘画批评史上也有一定的认识价值。这在唐诗的发展上未尝不是一种新贡献。

(何国治)

-------------------------------------------------

黄鹤编在广德二年成都诗内。《吴都赋》:“丹青图其像。”

将军魏武之子孙①,于今为庶为清门②。英雄割据虽已矣③,文采风流今尚存④。学书初学卫夫人⑤,但恨无过王右军⑥。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⑦。

(首叙曹霸家世及书画能事。英雄割据,谓魏武霸业。文采风流,似孟德父子。《杜臆》:其舍书而工画,同能不如独胜也。丹青二句,言其用力精而志不分。)

①《魏志》: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姓曹名操,汉曹参之后。②《左传》:“三后之姓,于今为庶。”明皇未年,霸得罪,削籍为庶人。③《人物志》:兽之特者为雄,草之秀者为英。《汉书序传》:割据山河,保此怀民。申涵光曰:公于照烈、武侯,皆极推尊,此于魏武,只以割据已矣一语轻述,便见正闰低昂。④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文采不彰于后世。”《后汉·樊英传》:“世之所谓名士者,其风流可知矣。”⑤【钱笺】张怀瓘《书断》:卫夫人,名铄,字茂猗,廷尉展之女弟,恒之从女,汝阴太守李矩之妻也。隶书尤善,规矩钟公,右军少尝师之。永和五年卒。子充为中书郎,亦工书。⑥《书史会要》:王旷,导从弟,与卫世为中表,故得蔡邕书法于卫夫人,授子羲之。《晋书》:王羲之,字逸少,起家秘书郎,后为右军将军。《书断》:篆、籀、八分、隶书、章草、飞白、行书、草书,通谓之八体,惟王右军兼工。⑦江淹诗:“富贵如浮云。”公诗用“当暑”、“去食”、“老将至”、“如浮云”,此善用经语者。

开元之中常引见①,承恩数上南薰殿②。凌烟切臣少颜色③,将军下笔开生面④。良相头上进贤冠⑤,猛将腰间大羽箭⑥。褒公鄂公毛发动⑦,英姿飒爽犹酣战⑧。

(此记其善于写真。少颜色,旧迹将灭。开生面,新像重摹也。【黄注】于功臣但言褒鄂,举二公以见其余,想画此尤生动耳。)

①《汉书》·王商传》:“引见白虎殿。”②徐陵诗:“承恩预下席。”南薰殿,取古歌“南风之薰兮。”《长安志》:南内兴庆宫内正殿曰兴庆殿,前有瀛洲门,内有南薰殿,北有龙池。③《唐书》:贞观十七年二月,图功臣于凌烟阁。《两京记》:太极宫中有凌烟阁,在凝阴殿南,功臣阁在凌烟阁南。《五代会要》:凌烟阁,在西内三清殿侧,画像皆北向,阁有隔,隔内北面写功高宰辅,南面写功高侯王,隔外次第图画功臣题赞。④《汉书·贾捐之传》:“君房下笔,语言妙天下。”《左传》:狄人归先轸之元而面如生。《南史·王琳传》:“回肠疾首,切犹生之面。”《通鉴》:魏文侯谓李克曰:“家贫思贤妻,国乱思良相。”⑤《后汉·舆服志》:进贤冠,古缁布冠也,文儒者之服。《唐书》:百官朝服,皆进贤冠。《旧书》:武德中制有爵弁、远游、进贤、武弁、獬豸诸冠。⑥李陵书:“猛将如云,谋臣如雨。”《西阳杂俎》:太宗好用四羽大笴长箭,尝一抉射洞门阖。⑦《旧书》:凌烟功臣李靖等二十四人,开府仪同三司、鄂国公尉迟敬德第七,故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褒国忠壮公段志元第十。《淮南子》:“疾风拔木,而不能拔毛发。”⑧《后汉·马援传论》:“英姿茂绩,委而不用。”《韩非子》:“楚师酣战之时。”

先帝御马玉花骋,画工如山貌不同①。是日牵来赤墀下②,迥立阊阖生长风③。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澹经营中④。须臾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⑥。

(此记其画马神骏。生长风,御马飞动。真龙出,画马工肖也。《杜臆》:迥立生风,已夺天马之神,而惨澹经营,又撰出良工心苦。)

①《诗》:“如山如河。”杨慎曰:《庄子》:“人貌而天。”《史记.郭解赞》:“人貌荣名。”沈约诗:“如娇如怨貌不同。”②《刘孝标·运命篇》:“时在赤墀之下。”③《淮南子》:“排阊阖。”《文选注》:“紫微宫门,名曰阊阖。”陆机诗:“长风万里举。”④《文赋》:“意司契而为匠。”《历代画品》:画有六法,五曰经营位置。古乐府:“不知理何事,浅立经营中。”⑤《淮南子》:“须臾之间,俯人之颈。”《楚辞》:“君之门以九重。”注:“天子有九门,谓关门、远郊门、近郊门、城门、皋门、雉门、应门、库门、路门也。”王充《论衡》:楚叶公好龙,墙壁盂樽皆画龙,真龙闻而下之。⑤《抱朴子》:凡马野鹰,本实一类。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至尊含笑催赐金①,圉人太仆皆惆怅②。弟子韩干早入室③,亦能画马穷殊相④。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⑤。

(此申言画马贵重,名手无能及者。榻上画马,庭前御马,彼此交映,故云“屹相向。”《杜臆》:于立曰迥,于相向曰屹,便见马骨之奇。又得韩干一转,然后意足而气完。干能入室穷殊相,亦非凡手,特借宾形主,故语带抑扬耳。)

①相如《难蜀父老文》:“奉至尊之休德。”刘琨诗:“含笑酒罏前。”②申涵光曰:“圉人太仆皆惆怅”,讶其画之似真耳,非妒其赐金也。《周礼》:圉人,掌养马刍牧之事,以役目师。《汉书·百官表》:太仆,秦官,掌舆马。【朱注】太仆,马官。圉人,厮养也。秦嘉诗:“临路怀惆怅。”③【钱笺】《名画记》:韩干,大梁人,王右丞见其画,推奖之。官至太府寺丞,善写貌人物,尤工鞍马。初师曹霸,后独自擅,杜甫赠霸画马歌云云,徒以干马肥大,遂有画肉之悄。古人画八骏图,皆螭颈龙体,矢激电驰,非马之状也。玄宗好大马,西域大宛岁有献者,命干悉图其骏,则有玉花骢、照夜白等。时岐、薛、申、宁王厩中皆有善马,干并图之,遂为古今独步。《扬子法言》:如孔子之门用赋也,则贾谊升堂,相如入室矣。④【张远注】《赭白马赋》:“殊相逸发。”⑤《汉书·地理志》:造父善驭习马,得骅骝绿耳之乘,幸于穆王。陆机诗:“旧齿皆凋丧。”

将军画善盖有神,偶逢佳士亦写真①。即今漂泊干戈际②,屡貌寻常行路人③。途穷反遭俗眼白④,世上未有如公贫。但看古来盛名下⑤,终日坎缠其身⑥。

(此又言随地写真,慨将军之不遇。不写佳士而写常人,已落魄矣,况遭俗眼之白,穷益甚矣。故结语含无限感伤。《杜臆》:盛名之下,坎缠身,此亦借曹以自鸣其不平,读公《莫相疑行》可见。此章五段,分五韵,各八句。)

①薛苍舒曰:顾恺之善丹青,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梁简文《咏美人看画》诗:“可怜俱是画,谁能辨写真。”《颜氏家训》:“武烈太子偏能写真。”②《史记·五帝纪》:轩辕乃习用于戈,以征不享。③苏武诗:“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④颜延之《咏阮步兵》诗:“物故不可论,穷途能无恸。”阮籍能作青白眼。⑤《黄琼传》:“盛名之下,其实难副。”⑥《楚辞》:“志坎而不违。”中涵光曰:“将军魏武之子孙”,起得苍莽大家。“玉花却在御塌上”,此与“堂上不合生枫树”同一落想。“榻上庭前屹相向”,出语更奇,与上“牵来赤墀”句相应。此章首尾振荡,句句作意,是古今题画第一手。

洪容斋《五笔》云:韩公人物画记,其叙马处,凡马之事二十有七,为马大小八十有三,而莫有同者焉。秦少游谓其叙事该而不烦,故仿之而作罗汉记。坡公赋韩干十四马,诵之盖不待见画也。诗之与记,其体虽异,其布置铺写则同。老杜《观曹将军画马图引》视东坡似不及,至于《丹青引》“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不妨独步也。杜又有《画马赞》云“韩干画马,毫端有神,骅骝老大,騕褭清新”,及“四蹄雷电,一百天地”,“瞻彼骏骨,实惟龙媒”之句。坡公《九马赞》言薛绍彭家藏曹将军《九马图》,子美所为作诗者也。其辞云:“牧者万岁,绘者惟霸,甫为作颂,伟哉九马。”读此诗文数篇,直能使人方寸超然,意气横出,可谓妙绝动宫墙矣。

杨慎曰:马之为物最神骏,故古之诗人画工,皆借之以寄其情。若杜少陵、苏东坡诸诗,极其形容,殆无余巧。余又爱坡公作《九马赞》云“姚宋庙堂,李郭治兵,帝下毛龙,以驭群英”,何其雄伟也。

葛常之曰:杜诗“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元微之《去杭州》诗亦云“房杜王魏之子孙,虽及百代为清门”,知子美诗为当时诵法如此。

许彦周曰:“读老杜《丹青引》“一洗万古凡马空”、东坡《观吴道子画壁》诗“笔所未到势已吞”,二公之诗,足以当之。

-----------仇兆鳌《杜诗详注》-----------

赠卫八处士 [唐] 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译文】世间上的挚友真难得相见,好比此起彼落的参星与商星这两个星宿。今晚是什么日子如此幸运,竟然能与你挑灯共叙衷情?青春壮年实在是没有几时,不觉得你我各巳鬓发苍苍。打听故友大半都已逝去了,听到你惊呼胸中热流回荡。真没想到阔别二十年之后,能有机会再次来登门拜访。当年握别时你还没有成亲,今日见到你儿女已经成行。他们和顺地敬重父亲挚友,热情地问我来自哪个地方?三两句问答话还没有说完,你便叫他们张罗家常酒筵。雨夜割来的春韭嫩嫩长长,刚烧好黄梁掺米饭喷喷香。你说难得有这个机会见面,一举杯就接连地喝了十杯。十几杯酒我也难得一醉呵,谢谢你对故友的情深意长。明朝你我又要被山岳阻隔,人情世事竟然都如此渺茫!【注释】⑴卫八处士,名字和生平事迹已不可考。处士,指隐居不仕的人;八,是处士的排行。⑵参(shēn)商,二星名。典故出自《左传·昭公元年》:“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沉。居於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於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沉於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商星居于东方卯位(上午五点到七点),参星居于西方酉位(下午五点到七点),一出一没,永不相见,故以为比。动如,是说动不动就像⑶苍,灰白色。⑷访旧句,意谓彼此打听故旧亲友,竟已死亡一半。访旧,一作“访问”。⑸对“惊呼热中肠”有两种理解,一为:见到故友的惊呼,使人内心感到热乎乎的;二为:意外的死亡,使人惊呼怪叫以至心中感到火辣辣的难受。惊呼,一作“呜呼”。⑹成行(háng),儿女众多。⑺“父执”词出《礼记·曲礼》:“见父之执。”意即父亲的执友。执是接的借字,接友,即常相接近之友。⑻乃未已,还未等说完。⑼“儿女”一作“驱儿”。罗,罗列酒菜。⑽间,读去声,搀和的意思。黄粱,即黄米。新炊是刚煮的新鲜饭。⑾主,主人,即卫八。称就是说。曹植诗:“主称千金寿。”⑿累,接连。⒀故意长,老朋友的情谊深长。⒁山岳,指西岳华山。这句是说明天便要分手。⒂世事,包括社会和个人。两茫茫,是说明天分手后,命运如何,便彼此都不相知了。极言会面之难,正见令夕相会之乐。这时大乱还未定,故杜甫有此感觉。根据末两句,这首诗乃是饮酒的当晚写成的。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初春小雨) [唐]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注释](1)天街:旧称帝都的城市。稣:牛羊奶中提炼出来的脂肪,即酥油。

[译文]初春的小雨落到京城的街道上,犹如酥油一样柔腻光滑,绿茸茸的细草,远看似青,而近看似无。这种景致正是一年中最美的,胜过春末满城佛动着的如烟如雾的杨柳。

这首小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诗的风格清新自然,简直是口语化的。看似平淡,实则是绝不平淡的。韩愈自己说:“艰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送无本师归范阳》)。原来他的“平淡”是来之不易的。

全篇中绝妙佳句便是那“草色遥看近却无”了。试想:早春二月,在北方,当树梢上、屋檐下都还挂着冰凌儿的时候,春在何处?连影儿也不见。但若是下过一番小雨后,第二天,你瞧吧,春来了。雨脚儿轻轻地走过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迹,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儿冒出来了,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可是当你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诗人象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饱蘸水分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远远望去,再象也没有,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这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

这设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皇城中的街道)上的纤细小雨。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而小雨又滋润如酥。酥就是奶油。受了这样的滋润,那草色还能不新吗?又有这样的背景来衬托,那草色还能不美吗?

临了,诗人还来个对比:“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不知要胜过多少倍。因为,“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它柔嫩饱含水分,象征着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而烟柳呢?已经是“杨柳堆烟”时候,何况“满”城皆是,不稀罕了。到了暮春三月,色彩浓重,反倒不那么惹人喜爱了。象这样运用对比手法,与一般不同,这是一种加倍写法,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

“物以稀为贵”,早春时节的春草之色也是很娇贵的。“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韩愈《春雪》)。这是一种心理状态。严冬方尽,余寒犹厉,突然看到这美妙的草色,心头不由得又惊又喜。这一些些轻淡的绿,是当时大地唯一的装饰;可是到了晚春则“草树知春不久归”(韩愈《晚春》),这时那怕柳条儿绿得再好,人们也无心看,因为已缺乏那一种新鲜感。

所以,诗人就在第三句转折时提醒说:“最是一年春好处。”是呀,一年之计在于春,而春天的最好处却又在早春。

这首诗咏早春,能摄早春之魂,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诗人没有彩笔,但他用诗的语言描绘出极难描摹的色彩——一种淡素的、似有却无的色彩。如果没有锐利深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

(钱仲联徐永端)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注解】:

1、张丞相:指张九龄。

2、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3、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

4、云梦泽: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区。

5、济:渡。

6、端居:安居。

【韵译】:

八月洞庭湖水盛涨浩渺无边,

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太空。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

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

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

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评析】:

??这是一首“干禄”诗。所谓“干禄”,即是向达官贵人呈献诗文,以求引荐录

用。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张九龄为丞相,作者西游长安,以此诗献之,以

求录用。诗前半泛写洞庭波澜壮阔,景色宏大,象征开元的清明政治。后半即景生

情,抒发个人进身无路,闲居无聊的苦衷,表达了急于用世的决心。全诗颂对方,而

不过分;乞录用,而不自贬,不亢不卑,十分得体。

--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被李林甫排挤,由右丞相贬为荆州长史。这首诗是张九龄在荆州任上诗人写给他的。

前四句是写洞庭湖的名句。八月水涨,湖水几乎与岸平。向湖中看,水天相接,水跟天混合一体,分不清彼此,所以称“混太清”,“太清”指天。但洞庭湖上的水天相混,与一般的水天相接不一样。水天相接,还是水是水、天是天,只是人的视力造成的错觉,这里的水天相混,是水与天混而不分,在水与天之间的一段虚空已包含在湖水里,所以是水和天相混了。“气蒸云梦泽”,水面上有蒸发出来的水气,把虚空包含了,这个水气也把整个云梦泽都笼罩了。古代的云梦泽,在湖北省大江南北,江南为梦,江北为云,方圆八九百里,这里泛指围绕着洞庭湖一带。接着第四句写洞庭湖波浪的声势。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称洞庭“夏秋水涨,涛声喧如万鼓”,故称“波撼岳阳城”。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北岸,那儿的岳阳楼是望洞庭湖的胜地。这四句勾勒出了洞庭湖的壮阔景象和湖波的声势。

后四句是感怀。“欲济无舟楫”,《书·说命上》:“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面对洞庭湖,要渡过去却没有舟楫,暗喻自己想出仕建功,没有人引荐。“端居耻圣明”,端居指平居闲处,在圣明时即太平时,闲着不做事是可耻的。《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结网。”末联表示空有羡鱼的感情,希望对方推荐。这首诗的感怀部分,写得含蓄,不直白求荐。所用典故,与望洞庭湖密切结合,极为自然,而融化无迹。

这首诗仅用四句话就概括出洞庭湖的浩渺气势,写出洞庭湖波涛汹涌的声势,抒怀里又要结合写景,含蓄不露,虽有所求,但不露求乞相。在写景上,诗人抓住洞庭湖水势大的季节,用“八月”来点明,用“湖水平”说明水势的浩大,开头朴实而有力。第二句就奇峰突起,概括出洞庭湖的气魄。洞庭湖的浩渺,不同一般的水天相接,原来是“含虚混太清”,湖上的水气把天和空都包含进去了。这才捕捉住了它的特点,写出了它的浩渺的气势。如此还不够,再加上“气蒸云梦泽”,水气的蒸腾把江南江北的云梦泽都笼罩了。这样写,还没有写足洞庭湖波涛汹涌的声势,于是再加上“波撼岳阳城”,使人感到波涛的声势使岳阳城都受到震动似的,这才把洞庭湖的特点写足了。在抒怀方面,明明是求人引荐,却没有一句求荐的话,而是结合洞庭湖的描写,用“欲济无舟楫”来暗示,并说自己不出来做事对不起这个时代。对方原是宰相,“舟楫”这个典用得极为得体。

春雪 [唐]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注释】:

故:有意。

这首《春雪》,构思新巧,独具风采,是韩愈小诗中的佼佼者。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新年即阴历正月初一,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新年都还没有芬芳的鲜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一个“都”字,透露出这种急切的心情。第二句“二月初惊见草芽”,说二月亦无花,但话是从侧面来说的,感情就不是单纯的叹惜、遗憾。“惊”字最宜玩味。它似乎不是表明,诗人为二月刚见草芽而吃惊、失望,而是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的萌芽而惊喜。内心的感情是:虽然春色姗姗来迟,但毕竟就要来了。“初惊”写出“见草芽”时的情态,极其传神。“惊”字状出摆脱冬寒后新奇、惊讶、欣喜的感受;“初”字含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惋惜和不满的情绪。然而这种淡淡的情绪藏在诗句背后,显得十分含蕴。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曾写道:“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诗人对“草芽”似乎特别多情,也就是因为他从草芽看到了春的消息吧。从章法上看,前句“未有芳华”,一抑;后句“初见草芽”,一扬,跌宕腾挪,波澜起伏。

三、四两句表面上是说有雪而无花,实际感情却是:人倒还能等待来迟的春色,从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色。真正的春色(百花盛开)未来,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遗憾,但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不也照样给人以春的气息吗!诗人对春雪飞花主要不是怅惘、遗憾,而是欣喜。一个盼望着春天的诗人,如果自然界还没有春色,他就可以幻化出一片春色来。这就是三、四两句的妙处,它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可称神来之笔。“却嫌”、“故穿”,把春雪描绘得多么美好而有灵性,饶富情趣。诗的构思甚奇。初春时节,雪花飞舞,本来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的原因,可是,诗人偏说白雪是因为嫌春色来得太迟,才“故穿庭树”纷飞而来。这种翻因为果的写法,却增加了诗的意趣。“作飞花”三字,翻静态为动态,把初春的冷落翻成仲春的热闹,一翻再翻,使读者如入山阴道上,有应接不暇之感。

此诗于常景中翻出新意,工巧奇警,是一篇别开生面的佳作。

(汤贵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