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作文网

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着陆!

发表时间:2021-08-17

【www.zb258.com - 成功作文】

优秀的作文一定少不了作文素材作为作文素材,执笔作文网收集了许多有关这方面的类容,看到下面这篇《title》的内容,想必你一定会喜欢的!

2017中考热点: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着陆!

北京时间11月18日14时03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景海鹏、陈冬身体状态良好。

北京时间11月17日12时41分,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施分离,航天员景海鹏、陈冬踏上返回之旅。

还记得一个月前那次轰动全球的牵手吗?2016年10月19日凌晨3时31分,“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牵手成功!“十一郎”和“二丫”从此奠定了航天界第一CP的地位!

两位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飞行3天,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工作生活了整整30天,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太空驻留时间的新纪录。

失重33天,他们在太空里做了啥?

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搭载着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飞向浩瀚宇宙。在他们离开地球的33天里,师徒二人在太空里的生活都是咋样的呢?

10月19日

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环接触,在顺利完成一系列技术动作后,两个飞行器形成组合体。航天员成功进入天宫二号。

10月20日

航天员开展太空养蚕实验,完成首次太空跑台训练以及在轨眼手协调、听力等身体机能的测试。同日,天宫神舟组合体由倒飞状态转为正飞。

10月21日

两名航天员进行在轨脑力负荷、在轨情绪特征研究等实验和测试。

10月22日

航天员通过笔记本电脑收发邮件、实时下传实验数据。

10月24日

景海鹏50岁生日,接受了工作人员来自地球的祝福。当日,天宫神舟组合体首张合影图像传回到地面。

11月9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中心,同景海鹏、陈冬通话。

11月17日

景海鹏和陈冬撤离天宫二号,并进入神舟飞船,返回地面。

太空生活盘点:可“挑食”泡茶种菜养蚕

一个月时间里,两位航天员在天宫二号的生活如何?开展了哪些空间科学实验?

11月4日,景海鹏介绍了航天员在太空的伙食,包括6大类近100种食品。据景海鹏介绍,科研人员在前期制定食谱时,还征求过自己意见。这次带上来的食品,本身就是自己和陈冬爱吃的,所以不会感到单调,甚至还可以“挑挑食”。除了一日三餐,航天员还有许多点心和夜宵来补充能量。除了带够了水,还带了各种饮料,甚至还能自己泡茶喝。

天宫二号装备了跑步机、动感单车、拉力器等健身器材。据陈冬介绍,在天上蹬自行车的感觉和地面不一样,有点像是躺着蹬的感觉,不太容易使劲,还挺累的。两位航天员刚开始使用跑步机时,都跑不起来。到第三天,景海鹏终于跑起来了,还一下子跑了一小时。

工作方面,进入天宫二号的第三天,航天员就做了一项在轨实验——失重心血管研究实验,主要用来在轨检查航天员身体的一些指标。

天宫中的宇航员,此次上天有一项“种菜”的任务。景海鹏和陈冬选自.满分作文 www.zuowena.com就在30天的时间里,栽培了生菜这一生活中十分常见的蔬菜。景海鹏在日记中写道:“在我们亲手照料下的生菜,已经长得很好了。我们看着它们一天天成长,很有满足感。”

在这次太空飞行任务中,与航天员一起进驻天宫的还有几位特殊的乘客,它们是六只可爱的“蚕宝宝”。这六条蚕宝宝是科学家培育改良的品种“秋丰白玉”。他们住在用航天材料打造的“太空屋”,“食堂”、“卫生间”齐备,房间的内壁还做了粗磨砂处理,并粘贴了无纺布,蚕宝宝在失重环境下也能行动自如。

网友为凯旋归来的航天英雄作诗一首:

《贺“神州十一”航天英雄凯旋归来》

神舟飞天上碧霄,

一片声听朝夜高。

曲柱玉箫倚断鸣,

风吹笛起涛惊毛。

穿越宇宙踏云端,

神勇无比传捷报。

今日英雄凯旋归,

万民相迎旌旗飘。

zb258.com扩展阅读

钗头凤·红酥手 [宋] 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注释】:
这首词写的陆游自己的爱情悲剧。
陆游的原配夫人是同郡唐氏士族的一个大家闺秀,结婚以后,他们“伉俪相得”,“琴瑟甚和”,是一对情投意和的恩爱夫妻。不料,作为婚姻包办人之一的陆母却对儿媳产生了厌恶感,逼迫陆游休弃唐氏。
在陆游百般劝谏、哀求而无效的情况下,二人终于被迫分离,唐氏改嫁“同郡宗子”赵士程,彼此之间也就音讯全无了。几年以后的一个春日,陆游在家乡山阴(今绍兴市)城南禹迹寺附近的沈园,与偕夫同游的唐氏邂逅相遇。唐氏安排酒肴,聊表对陆游的抚慰之情。陆游见人感事,心中感触很深,遂乘醉吟赋这首词,信笔题于园壁之上。全首词记述了词人与唐氏的这次相遇,表达了他们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也抒发了词人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心情。
词的上片通过追忆往昔美满的爱情生活,感叹被迫离异的痛苦,分两层意思。
开头三句为上片的第一层,回忆往昔与唐氏偕游沈园时的美好情景:“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虽说是回忆,但因为是填词,而不是写散文或回忆录之类,不可能把整个场面全部写下来,所以只选取一个场面来写,而这个场面,又只选取了一两个最富有代表性和特征性的情事细节来写。“红酥手”,不仅写出了唐氏为词人殷勤把盏时的美丽姿态,同时还有概括唐氏全人之美(包括她的内心美)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它具体而形象地表现出这对恩爱夫妻之间的柔情密意以及他们婚后生活的美满与幸福。第三句又为这幅春园夫妻把酒图勾勒出一个广阔而深远的背景,点明了他们是在共赏春色。而唐氏手臂的红润,酒的黄封以及柳色的碧绿,又使这幅图画有了明丽而又和谐的色彩感。
“东风恶”几句为第二层,写词人被迫与唐氏离异后的痛苦心情。上一层写春景春情,无限美好,到这里突然一转,激愤的感情潮水一下子冲破词人心灵的闸门,无可遏止地渲泄下来。“东风恶”三字,一语双关,含蕴很丰富,是全词的关键所在,也是造成词人爱情悲剧的症结所在。本来,东风可以使大地复苏,给万物带来勃勃的生机,但是,当它狂吹乱扫的时候,也会破坏春容春态,下片所云“桃花落,闲池阁”,就正是它狂吹乱扫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因此说它“恶”。然而,它主要是一种象喻,象喻造成词人爱情悲剧的“恶”势力。至于陆母是否也包含在内,答案应该是不能否认的,只是由于不便明言,而又不能不言,才不得不以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出之。下面一连三句,又进一步把词人怨恨“东风”的心理抒写了出来,并补足一个“恶”字:“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美满姻缘被迫拆散,恩爱夫妻被迫分离,使他们两人在感情上遭受巨大的折磨和痛苦,几年来的离别生活带给他们的只是满怀愁怨。这不正如烂漫的春花被无情的东风所摧残而凋谢飘零吗?接下来,“错,错,错”,一连三个“错”字,连迸而出,感情极为沉痛。但这到底是谁错了呢?是对自己当初“不敢逆尊者意”而终“与妇诀”的否定吗?是对“尊者”的压迫行为的否定吗?是对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的否定吗?词人没有明说,也不便于明说,这枚“千斤重的橄榄”(《红楼梦》语)留给了我们读者来噙,来品味。这一层虽直抒胸臆,激愤的感情如江河奔泻,一气贯注;但又不是一泻无余,其中“东风恶”和“错,错,错”几句就很有味外之味。
词的下片,由感慨往事回到现实,进一步抒写妻被迫离异的巨大哀痛,也分为两层。
换头三句为第一层,写沈园重逢时唐氏的表现。
“春如旧”承上片“满城春色”句而来,这又是此时相逢的背景。依然是从前那样的春日,但是,人却今非昔比了。以前的唐氏,肌肤是那样的红润,焕发着青春的活力;而如今的她,经过“东风”的无情摧残,憔悴了,消瘦了。“人空瘦”句,虽说写的只是唐氏容颜方面的变化,但分明表现出“几年离索”给她带来的巨大痛苦。象词人一样,她也为“一怀愁绪”折磨着;象词人一样,她也是旧情不断,相思不舍啊!不然,怎么会消瘦呢?写容颜形貌的变化来表现内心世界的变化,原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很常用的手法,但是瘦则瘦矣,何故又在其间加一个“空”字呢?“使君自有妇,罗敷亦有夫。”(《古诗·陌上桑》)从婚姻关系说,两人早已各不相干了,事已至此,不是白白为相思而折磨自己吗?著此一字,就把词人那种怜惜之情、抚慰之意、痛伤之感等等,全都表现了出来。“泪痕”句通过刻画唐氏的表情动作,进一步表现出此次相逢时她的心情状态。旧园重逢,念及往事,她能不哭、能不泪流满面吗?但词人没直接写泪流满面,而是用了白描的手法,写她“泪痕红浥鲛绡透”,显得更委婉,更沉着,也更形象,更感人。而一个“透”字,不仅见其流泪之多,亦见其伤心之甚。上片第二层写词人自己,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这里写唐氏时却改变了手法,只写了她容颜体态的变化和她痛苦的心情由于这一层所写的都是词人眼中看出的,所以又具有了“一时双情俱至”的艺术效果。可见词人,不仅深于情,而且深于言。
词的最后几句,是下片的第二层,写词人与唐氏相遇以后的痛苦心情。“桃花落”两句与上片的“东风恶”句前后照应,又突出写景虽是写景,但同时也隐含出人事。不是么?桃花凋谢,园林冷落,这只是物事的变化,而人事的变化却更甚于物事的变化。象桃花一样美丽姣好的唐氏,不是也被无情的“东风”摧残折磨得憔悴消瘦了么?词人自己的心境,不也象“闲池阁”一样凄寂冷落么?一笔而兼有二意很巧妙,也很自然。下面又转入直接赋情:“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这两句虽只寥寥八字,却很能表现出词人自己内心的痛苦之情。虽说自己情如山石,痴心不改,但是,这样一片赤诚的心意,又如何表达呢?明明在爱,却又不能去爱;明明不能去爱,却又割不断这爱缕情丝。刹那间,有爱,有恨,有痛,有怨,再加上看到唐氏的憔悴容颜和悲戚情状所产生的怜惜之情、抚慰之意,真是百感交集,万箭簇心,一种难以名状的悲哀,再一次冲胸破喉而出:“莫,莫,莫!”事已至此,再也无可补救、无法挽回了,这万千感慨还想它做什么,说它做什么?于是快刀斩乱麻:罢了,罢了,罢了!明明言犹未尽,意犹未了,情犹未终,却偏偏这么不了了之,而在极其沉痛的喟叹声中全词也就由此结束了。
这首词始终围绕着沈园这一特定的空间来安排自己的笔墨,上片由追昔到抚今,而以“东风恶”转捩;过片回到现实,以“春如旧”与上片“满城春色”句相呼应,以“桃花落,闲池阁”与上片“东风恶”句相照应,把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情事和场景历历如绘地叠映出来。全词多用对比的手法,如上片,越是把往昔夫妻共同生活时的美好情景写得逼切如现,就越使得他们被迫离异后的凄楚心境深切可感,也就越显出“东风”的无情和可憎,从而形成感情的强烈对比。
再如上片写“红酥手”,下片写“人空瘦”,在形象、鲜明的对比中,充分地表现出“几年离索”给唐氏带来的巨大精神折磨和痛苦。全词节奏急促,声情凄紧,再加上“错,错,错”和“莫,莫,莫”先后两次感叹,荡气回肠,大有恸不忍言、恸不能言的情致。
总而言之,这首词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是一首别开生面、催人泪下的作品。
〔附记〕千百年来,前哲时贤多认为陆游和他的原配夫人唐氏是姑表关系,其实事实并非如此。最早记述《钗头凤》词这件事的是南宋陈鹄的《耆旧续闻》,之后,有刘克庄的《后村诗话》,但陈、刘二氏在其著录中均未言及陆、唐是姑表关系。直到宋元之际的周密才在其《齐东野语》中说:“陆务观初娶唐氏,闳之女也,于其母为姑侄。”从这以后“姑表说”遂被视为“恒言”。其实综考有关历史文献和资料,陆游的外家乃江陵唐氏,其曾外祖父是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的北宋名臣唐介,唐介诸孙男皆以下半从“心”之字命名,即懋、愿、恕、意、愚、谰,并没有以“门”之字命名的唐闳其人,也就是说,在陆游的舅父辈中并无唐闳其人(据陆游《渭南文集·跋唐修撰手简》、《宋史·唐介传》、王珪《华阳集·唐质肃公介墓志铭》考定);而陆游原配夫人的母家乃阴唐氏,其父唐闳是宣和年间有政绩政声的鸿胪少卿唐翊之子,唐闳之昆仲亦皆以“门”字框字命名,即闶、阅(据《嘉泰会稽志》、《宝庆续会稽志》、阮元《两浙金石录·宋绍兴府进士题名碑》考定)。由此可知,陆游和他的原配夫人唐氏根本不存在什么姑表关系。这样,周密的“姑表说”就毫无来由了,那么这完全就是出于他的杜撰了吗?并不是这样的。刘克庄在其《后村诗话》中虽然未曾言及陆、唐是姑表关系,但却说过这样的话:“某氏改适某官,与陆氏有中外。”某氏,即指唐氏;某官,即指“同郡宗子”赵士程。刘克庄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唐氏改嫁给赵士程,赵士程与陆氏有婚姻关系。事实正是如此,陆游的姨母瀛国夫人唐氏乃吴越王钱俶的后人钱忱的嫡妻、宋仁宗第十女秦鲁国大长公主的儿媳,而陆游原配夫人唐氏的后夫赵士程乃秦鲁国大长公主的侄孙,亦即陆游的姨父钱忱的表侄行,恰与陆游为同一辈人(据陆游《渭南文集·跋唐昭宗赐钱武肃王铁券文》,王明清《挥后录》及《宋史·宗室世系、宗室列传、公主列传》等考定)。作为刘克庄的晚辈词人的周密很可能看到过刘克庄的记述或听到过这样的传闻,但他错会了刘克庄的意思,以致造成了千古讹传。本文不可能将所据考证材料一一列举出来,只把近年来有关学者、专家和我们考证的结果附录于此,仅供参考。

带“马”字的十一字春联


上联:展智施能雄心共创千秋业;下联:扬鞭跃马矢志同奔万里程

上联:展宏图九州英才扬鞭跃马;下联:创伟业四海豪杰破浪飞舟

上联:跃马扬鞭四化征途奔万马;下联:扬帆契浪一江春水涌千帆

上联:玉宇澄清花香鸟语升平世;下联:金瓯永固马叫人欢幸福春

上联:雨润三春披红戴绿千山舞;下联:旗飘四化跃马扬鞭万众忙

上联:银蛇归去盛赞人间春色美;下联:金马奔来争夸祖国气象新

上联:小龙辞岁好凭妙手书鹏赋;下联:骏马迎春当显雄才唱大风

上联:为国争辉万马齐奔改革路;下联:给民造福千帆竞发富春江

上联:蛇舞取胜除暴安良政局稳;下联:马到成功兴益除弊国力强

上联:千帆竞发几经风雨几经浪;下联:万马奔腾一路凯歌一路春

上联:气贯长虹四化征途催战马;下联:志凌霄汉十亿英雄唱新歌

上联:柳拂春风马蹄得意奔新路;下联:云蒸丽日喜鹊登枝报福音

上联:丽日蓝天万树繁花争早放;下联:阳关大道千骑骏马着先鞭

上联:乐辞鼠岁处处丰收人人乐;下联:歌颂牛年家家富裕户户歌

上联:老马识途奋驾长车奔富路;下联:银蛇献岁昭苏万物舞东风

上联:老骥伏枥退休续谱夕阳曲;下联:苍松傲雪余生再唱春牛歌

上联:快马加鞭协力同心跟党走;下联:葵花吐蕊栉风沐雨向阳开

上联:旧岁蛰蛇蛇舞青山山愈秀;下联:新春跃马马奔大路路更宽

上联:金戈铁马三军猛士戍边邑;下联:伟业殊勋一代精英振国威

上联:继往开来蹄声似鼓惊天地;下联:兴邦强国志气如虹展画图

上联:继往开来世纪春光无限好;下联:承前启后神州骏马有奔头

上联:花红柳绿河山壮丽门庭秀;下联:民富国强龙马奔腾世纪新

上联:改革开放神州巨变真无比;下联:奋发图强骏马奔腾大有为

上联:凤舞龙腾腾龙兴国创新业;下联:人欢马跃跃马扬鞭赴前程

上联:大地回春锦绣河山添异彩;下联:征途跃马英雄儿女着先鞭

上联:策马争春马跃马年加马力;下联:驾龙追日龙腾龙国振龙威

上联:爆竹一声喜送巳蛇留庶绩;下联:华灯万盏欣迎午马展嘉猷

自由创作 一句话作文 有奖征文

饯别王十一南游 [唐] 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这首送别诗,着意写与友人离别时的心情。诗人借助眼前景物,通过遥望和凝思,来表达离愁别绪。手法新颖,不落俗套。诗题虽是“饯别”,但诗中看不到饯别的场面,甚至一句离别的话语也没有提及。诗一开始,他的朋友王十一(此人名字不详)已经登舟远去,小船行驶在浩渺的长江之中。诗人远望着烟水空茫的江面,频频挥手,表达自己依依之情。此时,江岸上只留下诗人自己。友人此刻又如何,读者已无从知道,但从诗人送别的举动,却可想象到江心小舟友人惜别的情景。笔墨集中凝炼,构思巧妙。诗人以“望”、“挥手”、“泪沾巾”这一系列动作,浓墨渲染了自己送别友人时的心情。他没有直抒心中所想,而是借送别处长江两岸的壮阔景物入诗,用一个“望”字,把眼前物和心中情融为一体,让江中烟水、岸边青山、天上飞鸟都来烘托自己的惆怅心情。第三句是虚实结合,诗中“飞鸟”隐喻友人的南游,写出了友人的远行难以预料,倾注了自己的关切和忧虑。“没”字,暗扣“望”。“何处”则点明凝神远眺的诗人,目光久久地追随着远去的友人,愁思绵绵,不绝如缕。真诚的友情不同于一般的客套,它不在当面应酬,而在别后思念。诗人对朋友的一片真情,正集聚在这别后的独自久久凝望上。这有点像《三国演义》描写刘备与徐庶分别时的情景。然而,目力所及总是有限的。朋友远去了,再也望不到了。只见一带青山如黛,依依向人。一个“空”字,不只点出了诗人远望朋友渐行渐远直至消失的情景,同时烘托出诗人此时空虚寂寞的心境。回曲跌宕之中,见出诗人借景抒情的功力。五六两句,从字面上看,似乎只是交代了朋友远行的起止:友人的一叶风帆沿江南去,渐渐远行,抵达五湖(当指太湖)畔后休止。然而,诗句所包含的意境却不止于此。友人的行舟消逝在长江尽头,肉眼是看不到了,但是诗人的心却追随友人远去一直伴送他到达目的地。在诗人的想象中,他的朋友正在夕阳灿照的太湖畔观赏明媚的春色。诗的最后,又从恍惚的神思中折回到送别的现场来。诗人站在汀洲之上,对着秋水蘋花出神,久久不忍归去,心中充满着无限愁思。情景交融,首尾相应,离思深情,悠然不尽。

陆贾名言名句


陆贾名言名句

1、然功不能自存,而威不能自守,非贫弱也,乃道德不存乎身,仁义不加於下也。

2、夫酒池可以运舟,糟丘可以远望,岂贫於财哉?

3、夫进取者不可不顾难,谋事者不可不尽忠;故刑立则德散,佞用则忠亡。

4、是以君子握道而治,据德而行,席仁而坐,杖义而强,虚无寂寞,通动无量。

5、夫人者,宽博浩大,恢廓密微,附远宁近,怀来万邦。

6、川谷交错,风化未通,九州绝隔,未有舟车之用,以济深致远;于是奚仲乃桡曲为轮,因直为辕,驾马服牛,浮舟杖楫,以代人力。

7、民知畏法,而无礼义;于是中圣乃设辟雍庠序之教,以正上下之仪,明父子之礼,君臣之义,使强不凌弱,众不暴寡,弃贪鄙之心,兴清洁之行。

8、故世衰道失,非天之所为也,乃君国者有以取之也。

9、圣人王世,贤者建功,汤举伊尹,周任吕望,行合天地,德配阴阳。

10、圣人不贵寡,而世人贱众,五谷养性,而弃之于地,珠玉无用,而宝之于身。

11、目以精明,耳以主听,口以别味,鼻以闻芳,手以之持,足以之行,各受一性,不得两兼,两兼则心惑,二路者行穷,正心一坚,久而不忘,在上不逸,为下不伤,执一统物,虽寡必众,心佚情散,虽高必崩,气泄生疾,寿命不长,颠倒无端,失道不行。

12、设刑者不厌轻,为德者不厌重,行罚者不患薄,布赏者不患厚,所以亲近而致远也。

13、故物之所可,非道之所宜;道之所宜,非物之所可。

14、圣人不空出,贤者不虚生。

15、夫谋事不并仁义者后必败,殖不固本而立高基者后必崩。

16、君明於德,可以及於远;臣笃於义,可以至於大。

17、民不罚而畏,不赏而劝,渐渍于道德,而被服于中和之所致也。

18、世殊而地绝,法合而度同。

19、民人食肉饮血,衣皮毛;至于神农,以为行虫走兽,难以养民,乃求可食之物,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人食五谷。

20、质美者以通为贵,才良者以显为能。

21、智者之所短,不如愚者之所长。

22、故性藏于人,则气达于天,纤微浩大,下学上达,事以类相从,声以音相应,道唱而德和,仁立而义兴,王者行之于朝廷,疋夫行之于田,治末者调其本,端其影者正其形,养其根者则枝叶茂,志气调者即道冲。

23、圣人成之。所以能统物通变,治情性,显仁义也。

24、故圣人怀仁仗义,分明纤微,忖度天地,危而不倾,佚而不乱者,仁义之所治也。

25、夫形重者则心烦,事众者则身劳;心烦者则刑罚纵横而无所立,身劳者则百端回邪而无所就。

26、口诵圣人之言,身学贤者之行,久而不弊,劳而不废。

27、忠良方直之人,则得容于世而施于政。

28、民畏其威而从其化,怀其德而归其境,美其治而不敢违其政。

29、人之短生,犹如石火,炯然以过。

30、圣人承天之明,正日月之行,录星辰之度,因天地之利,等高下之宜,设山川之便,平四海,分九州,同好恶,一风俗。

31、故地封五岳,画四渎,规洿泽,通水泉,树物养类,苞植万根,暴形养精,以立群生,不违天时,不夺物性,不藏其情,不匿其诈。

32、夫释农桑之事,入山海,采珠玑,捕豹翠,散布泉,以极耳目之好,快淫侈之心,岂不谬哉?

33、持百姓之命,苞山泽之饶,主士众之力,而功不存乎身,名不显于世者,乃统理之非也。

34、视之不察,以白为黑。

35、纲维天下,劳神八极者,则忧不存於家。

36、圣人乘天威,合天气,承天功,象天容,而不与为功,岂不难哉?

37、君子笃于义而薄于利,敏于事而慎于言。

38、凡人莫不知善之为善,恶之为恶;莫不知学问之有益于己,怠戏之无益于事也。

39、君子不以其难为之也,故不知以为善也,绝气力,尚德也。

40、尧舜不易日月而兴,桀纣不易星辰而亡。

41、为之者情欲放溢,而人不能胜其志也。

42、居高者自处不可以不安,履危者任杖不可以不固。

43、谗夫似贤,美言似信,听之者惑,观之者冥。

44、天生万物,以地养之,圣人成之。

45、仁者道之纪,义者圣之学。

46、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

47、高山出云,丘阜生气,四渎东流,百川无西行者,小象大而少从多也。

48、故在天者可见,在地者可量,在物者可纪,在人者可相。

49、礼义不行,纲纪不立。

50、故知天者仰观天文,知地者俯察地理。

51、怀异虑者不可以立计,持两端者不可以定威。

52、故怀道者须世,抱朴者待工,道为智者设,马为御者良,贤为圣者用,辩为智者通,书为晓者传,事为见者明。

53、国不兴无事之功,家不藏无用之器。

54、凡人则不然,目放於富贵之荣,耳乱於不死之道,故多弃其所长而求其所短,不得其所无而失其所有。

55、智者之所短,不如愚者之所长。文公种米,曾子驾羊。相士不熟,信邪失方。察察者有所不见,恢恢者何所不容。

56、书不必起于仲尼之门,药不必出于扁鹊之方。

57、夫长於变者,不可穷以诈。通於道者,不可惊以怪。审於辞者,不可惑以言。达於义者,不可动以利。

58、积德之家,必无灾殃。

59、良马非独骐骥,利剑非惟干将,美女非独西施,忠臣非独吕望。

60、养气治性,思通精神,延寿命者,则志不流於外。养气治性,思通精神,延寿命者,则志不流于外。

61、学之者明,失之者昏,背之者亡。

62、夫怀璧玉,要环佩,服名宝,藏珍怪,玉斗酌酒,金罍刻镂,所以夸小人之目者也;高台百仞,金城文画,所以疲百姓之力者也。

63、当斯之时,四渎未通,洪水为害;禹乃决江疏河,通之四渎,致之于海,大小相引,高下相受,百川顺流,各归其所,然后人民得去高险,处平土。

64、先圣乃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图画乾坤,以定人道,民始开悟,知有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别,长幼之序。于是百官立,王道乃生。

65、建大功于天下者必先修于闺门之内,垂大名于万世者必先行之于纤微之事。

66、察察者有所不见,恢恢者有所不容。

67、陈力就列,以义建功,师旅行阵,德仁为固,仗义而强,调气养性,仁者寿长,美才次德,义者行方。

68、设道者易见晓,所以通凡人之心,而达不能之行。

69、天地之性,万物之类,怀德者众归之,恃刑者民畏之,归之则充其侧,畏之则去其域。

70、天下人民,野居穴处,未有室屋,则与禽兽同域。于是黄帝乃伐木构材,筑作宫室,上栋下宇,以避风雨。

71、后世淫邪,增之以郑、卫之音,民弃本趋末,技巧横出,用意各殊,则加雕文刻镂,傅致胶漆丹青、玄黄琦玮之色,以穷耳目之好,极工匠之巧。

72、夫言道因权而立,德因势而行,不在其位者,则无以齐其政,不操其柄者,则无以制其刚。

73、求远者不可失于近,治影者不可忘其容,上明而下清,君圣而臣忠。

74、夫持天地之政,操四海之纲,屈申不可以失法,动作不可以离度,谬误出口,则乱及万里之外,何况刑无罪於狱,而诛无辜於市乎?

75、尊于位而无德者黜,富于财而无义者刑。贱而好德者尊,贫而有义者荣。

76、怀刚者久而缺,持柔者久而长,躁疾者为厥速,迟重者为常存,尚勇者为悔近,温厚者行宽舒,怀急促者必有所亏,柔懦者制刚强。

77、夫善道存乎心,无远而不至也;恶行著乎己,无近而不去也。

78、万世不乱,仁义之所治也。

79、故尊于位而无德者绌,富于财而无义者刑,贱而好德者尊,贫而有义者荣。

80、君子以义相褒,小人以利相欺,愚者以力相乱,贤者以义相治。

81、世俗以为自古而传之者为重,以今之作者为轻,淡于所见,甘于所闻,惑于外貌,失于中情。

82、故事或见一利而丧万机,取一福而致百祸。

83、政道隔于三家,仁义闭于公门,故作公陵之歌,伤无权力于世,大化绝而不通,道德施而不用

84、治以道德为上,行以仁义为本。

85、众口之毁誉,津石沉术;并亦所抑,以直为曲。

86、行之于亲近而疏远悦,修之于闺门之内而名誉驰于外。

87、有马而无王良之御,有剑而无砥砺之功,有女而无芳泽之饰,有士而不遭文王,道术蓄积而不舒。

88、故制事因短,而动益长,以圆制规,以矩立方。

89、建大功于天下者,必先修于闺门之内。垂大名于万世者,必先行于纤微之事。

90、夫人之好色,非脂粉所能饰;大怒之威,非气力所能行也。

91、故察於利而惛於道者,众之所谋也;果於力而寡於义者,兵之所图也。

92、德盛者威广,力盛者骄众。齐桓公尚德以霸,秦二世尚刑而亡。

93、故治外者必调内,平远者必正近。

94、目不能别黑白,耳不能别清浊,口不能言善恶,则所谓不能也。

95、道近不必出于久远,取其致要而有成。

96、众口毁誉,浮石沈木。群邪相抑,以直为曲。

97、夫欲富国强威,辟地服远者,必得之于民;欲建功兴誉,垂名烈,流荣华者,必取之于身。

98、德可以配日月,行可以合神灵,登高及远,达幽洞冥,听之无声,视之无形。

99、民知室居食谷,而未知功力。于是后稷乃列封疆,画畔界,以分土地之所宜;辟土殖谷,以用养民;种桑麻,致丝枲,以蔽形体。

100、善言古者合之于今,能述远者考之于近。

陆游名言名句


1、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

2、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3、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4、面苍然,鬓皤然,满腹诗书不直钱。

5、平时一滴不入口,意气顿使万人惊。

6、诗情也似并刀快,剪得秋光人卷来。

7、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

8、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9、欲尽致君事业,先求养气工夫。

10、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1、楼外晓星犹磊落,山头初日已苍凉。

12、村村皆画本,处处有诗材。

13、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14、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15、百岁光阴半归酒,一生事业略存诗。

16、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17、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18、楼外晓星犹磊落,山头初日已苍凉。

19、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

20、才疏志大不自量,西家东家笑我狂。

2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22、一夜清霜,染尽湖边树。

23、欲倾天上河汉水,净洗关中胡虏尘。

24、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

25、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

26、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27、怀壁醉题尘漠漠,断云悠梦事茫茫。

28、银河半落露华清,南斗阑干北斗明。

29、身为野老已无责,路有流民终动心。

30、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31、君看夏木扶疏句,还许诗家更道不。

32、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33、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34、渴饮涧底泉,饥啮林间草。

35、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36、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37、鲲鹏自有天池蓄,谁谓太狂须束缚?

38、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

39、成败极知无定势,是非元自要徐观。

40、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41、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42、只愁去远归来晚,不怕飞低打着人。

43、藜羹麦饭冷不尝,要足平生五车读。

44、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巳先斑。

45、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46、《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47、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48、溪添半篙绿,山可一亩青。

49、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50、位卑未敢忘忧国。

51、一春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

52、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53、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54、蘋叶绿,蓼花红,回首功名一梦中。

55、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56、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57、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58、行遍天涯等断蓬,作诗博得一身穷。

59、旗脚倚风时弄影,马蹄经雨不沾尘。

60、养气要使完,处身要使端。

61、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62、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63、琢雕自是文章病,奇险尤伤气骨多。

64、镜湖俯仰两青天,万顷玻璃一叶船。

65、人立飞楼今已矣,浪翻孤月尚依然。

66、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

67、善学者通一经而足。

68、青山是处可埋骨,白发向人羞折腰。

6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70、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71、风如拔山怒,雨如决河倾。

72、欲归还小立,为爱夕阳红。

73、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

74、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

75、万钟一品不足论,时来出手苏元元。

76、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书愤 [宋]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该诗是陆游1186年春居山阴时所作。诗中追述壮年心情,自伤迟暮,致慨世事多艰,小人误国,恢复中原的时机,一去不可复得。结尾提到诸葛亮的《出师表》(《出师表》中有“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之语),正道出了陆游生平的心事,故引以言志。--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街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诗的前四句是回顾往事。“早岁”匈指隆兴元年(1163)他三十九岁在镇江府任通判和乾道八年(1172)他四十八岁在南郑任王炎幕僚事。当时他亲临抗金战争的第一线,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坚定如山。以下两句分叙两次值得纪念的经历:隆兴元年,主张抗金的张俊以右丞相都督江淮诸路军马,楼船横江,往来于建康、镇江之间,军容甚壮。诗人满怀着收复故土的胜利希望,“气如山”三字描写出他当年的激奋心情。但不久,张浚军在符离大败,狼狈南撤,次年被罢免。诗人的愿望成了泡影。追忆往事,怎不令人叹惋!另一次使诗人不胜感慨的是乾道八年事。王炎当时以枢密使出任四川宣抚使,积极计划进兵关中恢复中原的军事部署。陆游在军中时,曾有一次在夜间骑马过渭水,后来追忆此事,写下了“念昔少年时,从戎何壮哉!独骑兆河马,涉渭夜街枚”(《岁暮风雨的的诗句。他曾几次亲临大散关前线,后来也有“我曾从戎清渭侧,散关嗟峨下临贼。铁衣上马蹴坚冰,有时三日不火食”(《江北庄取米到作饭香甚有感》)的诗句,追写这段战斗生活。当时北望中原,也是浩气如山的。但是这年九月,王炎被调回临安,他的宣抚使府中幕僚也随之星散,北征又一次成了泡影。“楼船夜雪瓜洲度,铁马秋风大散关”,这十四字中包含着多么丰富的愤激和辛酸的感情啊!

岁月不尽,壮岁已逝,志未酬而鬓先斑,这在赤心为国的诗人是日夜为之痛心疾首的。陆游不仅是诗人,他还是以战略家自负的。可惜毕生未能一展长材。“切勿轻书生,上马能击贼”;“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是他念念不忘的心愿。自许为“塞上长城”,是他毕生的抱负。“塞上长城”,典出《南史》,南朝宋文帝杀大将檀道济,檀在临死前怒叱:“乃坏汝万里长城!”陆游虽然没有如檀道济的被冤杀,但因主张抗金,多年被贬,“长城”只能是空自期许。这种怅惆是和一般文士的怀才不遇之感大有区别的。

但老骥伏枥,陆游的壮心不死,他仍渴望效法诸葛亮的“鞠躬尽瘁”,干一番与伊、吕相伯仲的报国大业。这种志愿至老不移,甚至开禧二年(1206)他已是八十二岁的高龄时,当韩沱胄起兵抗金,他还跃跃欲试。

《书愤》是陆游的七律名篇之一,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显然得力于杜甫。中两联属对工稳,尤以颔联“楼船”、“铁马”两句,雄放豪迈,为人们广泛传诵。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陆游临终时写给自己儿子们的遗嘱,它充分表达了诗人高度的爱国热忱。---------------------------------------陆游(1125一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是我国杰出的爱国诗人。在他的一生和他九千多首诗中,始终贯串和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形成了他诗歌创作的最显著的特色,奠定了他在祖国诗坛上的崇高地位。他在临终前写的《示儿》诗,更是一首感人至深、传诵千古的名作: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老子!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在十二世纪初,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国。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宋亡国。而当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政权之后,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汉奸秦桧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绍兴十二年(1142年)和议告成,赵构竞无耻到向金国皇帝自称臣子,并答应每年献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跟金人划淮水为界。从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人的领土,北方的广大人民横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敌人的威胁压榨下苟延岁月。后来宋孝宗赵眘与金签订的“隆兴和议”及宁宗赵扩与金签订的“开禧和议”,照旧屈辱求和。这种局面,当然是一向反对民族压迫的广大汉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这一历史时代,不知有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而陆游则是他们在文学战线上的杰出代表。陆游一生经历了北宋的末年和南宋的前半期。由于幼年在敌人入侵下仓皇逃难,以及家庭和亲友的爱国言论的启发教育,陆游对当时的严重民族灾难有着极其深刻的感受,因而早在青少年时期,就在心灵深处埋下了爱国复仇的种子。此后无论在朝廷和地方做官,到川、陕前线从军,直至晚年在绍兴老家闲居,这颗种子生根、发芽、挺干、开花,虽然不断遭到风雨的摧残,却也不断地成长壮大,并且终于结满丰硕的果实。清朝诗人赵翼的《瓯北诗话》中有一段话,说得十分概括,他说:放翁十余岁时,早已习闻先正之绪言,遂如冰寒火热之不可改易;且以《春秋》大义而论,亦莫有过于是者,故终身守之不变。入蜀后在宣抚使王炎幕下,经临南郑,瞻望鄠、杜,志盛气锐,真有唾手燕、云之意,其诗之言恢复者十之五六。出蜀以后,犹十之三四。至七十以后,……是固无复有功名之志矣,然其《感中原旧事》云:“乞倾东海洗胡沙”,《老马行》云:“中原旱蝗胡运衰,王师北伐方传诏,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则此心犹耿耿不忘也。临殁犹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之句,则放翁之素志可见矣。当然,这里所谓“十之五六”,“十之三四”,只是粗略的统计,而且只是从数量上、表面上来看的;然而即此也可见陆游的“素志”是一贯的,是自少至老历久不渝的。尤其这首《示儿》诗是他生命终点所爆发出的爱国火花,也可看做他一生爱国思想及诗作的总结。历代文人,凡是读过《示儿》诗的无不为之感动。早在南宋当时,刘克庄就有一首绝句说:不及生前见虏亡,放翁易箦愤堂堂。遥知小陆羞时荐,定告王师入洛阳!这是1234年金朝被蒙古族灭亡之后,南宋政府从淮西调兵进驻开封城内,并从开封分兵收复了洛阳之后,刘氏在兴奋之际,想到陆游的子孙一定会遵从他的遗嘱,把这个好消息祭告“乃翁”的。但是好景不长,那个歌舞湖山、奸臣当道的南宋小朝廷连暮气已深的金兵尚且不能抵抗,更何况这“方张之寇”的蒙古大军呢?多亏广大爱国军民奋起阻击,才使得这个风雨飘摇的政权又延续了四十多年。这时南宋遗民林景熙写了一首《读陆放翁诗卷后》,词意极为沉痛,其末四句云:青山一发愁濛濛,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这是说,陆游临终时以不见“九州同”为憾事,现在他的孙子们却看到了种这局面,但是统一中国的不是宋王朝,而是新兴的元帝国,这样的消息在家祭时怎样告诉他老人家呢?以上所举两首诗,前一首洋溢着“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激情,后一首抒发了“亡国之音哀以思”的悲痛,一喜一悲,都是由《示儿》诗引发的。他们的爱国热情与陆游息息相通。其他评述陆诗而特别提到《示儿》这首的,就我所见,不下三十余家(请参看我与孔繁礼同志同纂的《陆游研究资料汇编》),或者说它有宗译“三呼渡河”之意,或者说它与杜甫“一饭不忘”的忠君爱国相同,也有读后叹息泣下的,也有作诗同情寄慨的。足见这首诗情真语挚,感人之深!但是以上诸人,大都是受了此诗的感染而引起共鸣,却未暇对它的内容作细致的分析。值得参考和向读者推荐的,要数当代朱自清先生的《爱国诗》一文。在这篇文章里,他把我国古典诗歌中的爱国诗分为三个项目:一是忠于一朝,也就是忠于一姓;其次是歌咏那勇敢杀敌的将士;再其次是对异族的同仇。并指出第三项以民族为立场,范围更为广大。他认为陆游“虽做过官,他的爱国热诚却不仅为了赵家一姓。他曾在西北从军,加强了他的敌忾。为了民族,为了社稷,他永怀着恢复中原的壮志。”因此在历代爱国诗中,他特别推崇这首《示儿》诗,并对它做了具体的分析:《示儿》诗是临终之作,不说到别的,只说“北定中原”,正是他的专一处。这种诗只是对儿子说话,不是什么遗疏遗表的,用不着装腔作势,他尽可以说些别的体己的话;可是他只说这个,他正以为这是最体己的话。诗里说“元知万事空”,万事都搁得下;“但悲不见九州同”,只这一件搁不下。他虽说“死去”,虽然“不见九州同”,可是相信“王师”终有“北定中原日”,所以叮嘱他儿子“家祭无忘告乃翁”!教儿子“无忘”,正见自已的念念不“忘”。这是他的爱国热诚的理想化;这理想便是我们现在说的“国家至上”的信念的雏形。……过去的诗人里,也许只有他才配称为爱国诗人。(见《朱自清选集》,1952年开明书店版)朱自清本人也是一个深情的爱国者,新、旧诗都作得很好,所以他对陆游其人其诗的分析是深具慧心的。他从《示儿》诗中看到陆游“爱国热诚的理想化”,换言之,也就是陆游爱国思想的进步性和它所达到的高度。关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略加说明和补充:第一,陆游热爱祖国是和他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紧密结合的,既包括对“忍死望恢复”的中原“遗民”的深切怀念,也包括对“岁辇金币输胡羌”的南宋老百姓的同情与哀悯。其次是他对祖国不可分割的北方大好河山的系念,如“三万里之黄河”和“五千仞之太华”,以及“两京宫阙”等等。再则是他对民族语言和整个民族文化的爱护,惟恐在异族的长期统治下遭到破坏与同化,以致“东都儿童作胡语”,甚至整个第二代都“羊裘左其衽”,改变了汉族的生活习惯,忘记了自己祖先的传统(有关例证,详见拙著《陆游传论》下编第四章)。这些才是他“但悲不见九州同”和热盼“北定中原日”的主要原因,也是他爱国思想的根本内容。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其中包括对家乡、对祖国和对自己的人民、对优秀传统的爱。陆游诗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正是这些。因此朱文声称:“过去的诗人里,也许只有他才配称为爱国诗人”,这个评价虽显得过于强调,有抹杀他人之嫌,但为了指出特色,我们应该承认这是十分中肯而且公允的。《示儿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如今,距陆游写出他的《示儿诗》虽已过去七、八百年,但诗中所表现的爱国热诚,仍然催人泪下,发人深省。“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首诗里“但悲不见九州同”的哀音,对祖国统一,认同回归,仍然是一个有力的呼唤!(齐治平)

陆小曼名言名句


陆小曼名言名句

1、你终于醒了,你终于亮开了明眸。云鹏带走你的爱人,除了你的那一幅山水画长卷,辽阔的山东大地什么都没有给你完整地留下。从此,世上不再有红灯绿酒,不再有艳服丽装,不再有欢声笑语,只有一身愁病,只有一江清泪,昼夜长流。

2、我爱大自然,但我无法旅游(因病),因此我愿陶醉在丹青的河山风景中。

3、枝头上半枯残枝,飘落在蔓草上乱打转儿,浪花似的卷着往前直跑。你看它们好像已经有了目标!它们穿过了鲜红的枫林,看枫叶躲在枝头飘摇,好像夸耀它们的消遥,可是不,你看我偏不眼热!那暂时棲身,片刻的停留;但等西北风到,它们不是跟我一样的遭殃。

4、世界上唯一不能强求的,是爱情;世界上谁都无法战胜的,是时间;世界上再也找不回来的,是过去;世界上最让人心痛的,是分离。你曾经以为忘记了,却在某个夜深人静时,记起;你曾经以为痊愈了,却在某个灯火阑珊处,痛得无法呼吸。

5、吴山尽处越山涯,水木清华处处佳。山鸟忽来啼不歇,声声似劝我移家。

6、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7、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