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作文网

读书的苦和生活的苦作文精选

发表时间:2023-02-10

读书生活作文。

面很很多的事情或者文学作品,我们都会油然而生一些体会。将读过的东西,把最受感触、最重要的部分做为中心来写。在学习中,我们每一个人应该都尝试过写心得体会吧,写心得体会时需要将所思所得条清缕晰地记录下来,那么如何写好我们需要的心得体会呢?小编特地为你收集整理“读书的苦和生活的苦作文精选”,供您参考,并请收藏本页!

读书的苦和生活的苦作文 篇1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如鸟儿没有翅膀。所以书籍使我们生命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世界上唯一不会腐朽的东西。

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书虫,对家里最感兴趣的就非爸爸那黄褐色的大书柜莫属。书柜里装了很多书,我拿不着,就踩着椅子拿。不料,书没拿到,反而摔了一个大跟头。从那以后,爸爸不准我一人拿书,只能叫大人帮着拿。时钟三兄弟整天你追我赶的,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转眼间,我上六年级了,可是我跟书之间的感情却历历在目。

我的读书故事之喜

一年级的时候,我天天都读爸爸书柜里的书,直到我把书都差不多读完了,爸爸就带我去了书城。那次,我和爸爸买了很多很多的书,有《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屋顶上的小孩》、《城南旧事》等等,各种各样的书籍应有尽有,都可以堆成一座小山了。我高兴的一蹦三尺高,整天都把书捧在手心里,爱不释手。我上哪儿都带着书,逛街、旅游,甚至睡觉都要把书放在枕头底下。没过几周,爸爸就会带我去一次书城。每次去书城,我都会去汲取书的营养。书,可以提高我的写作能力、丰富我的想象力和获取一些课外的知识。

我的读书故事之怒

一天,我全神贯注地在课桌上看书,一位同学向我借书,我毫不犹豫地把我那本《城南旧事》借给了她。几天后,我来取书,却看到那本书已经损坏了。书上的一层薄膜被撕了一半,书中的页数已经不完整了。当时我看到这一幕时,气极了。真想把那位同学的书也撕了。那位同学看到我很生气,就对我说:对不起,我会帮你补好的。听到这话虽然还是很愤怒,但是还是觉得她说了应该能做到。于是让她把书带回家去补好。后来,她真的把书补好还给了我,虽然书上有些粘补的痕迹。

我的读书故事之哀

偶然有一天,我在书店的书架上发现了一本《蓝色的海豚岛》,一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我就被吸引住了。我不假思索的掏出了三个月的零用钱买下了它,我走到了公园的石凳上津津有味的看着。看着看着,肚子自己叫唤起来了。不过高尔基说过:书中自有面包在,我立刻感受到书中的知识填充了饥饿的肚子。我把书里的营养当作午餐,这比真正的午餐更有味道。渐渐到了下午,到了该回家的时间,正准备回家,忽然看见一位老人没站稳,上前扶了她一下,然后就回家了,直到回到家里了才发现书还放在石凳上,等回到原处的时候,书早已不见了踪影。

我为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而感到哀伤。

我的读书故事之乐

我从开始认字时,就开始拿书玩。后来认识很多字的时候,就开始看书。我读书的时候速度很快,爸爸就对我说:不用那么着急,要细细品位书中的知识,会对你受益匪浅的。后来,爸爸给我讲了毛主席三温四复式的阅读方式和读得多,想得多,写得多,问得多的习惯,在书上重要的地方画上符号。还买了一个小本子要我摘抄书中的好词、好句、好段和写阅读心得。

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我都一直坚持着,已经用了四个本子了。现在,我每遇到一本书,宛如一匹饿狼看见一块肉一样。吞掉那块肉,咬碎它的骨头,直到书中所有的纤维和筋肉成为我的一部分。

一天,我写的作文在《青少年报》上发表了,我心里乐滋滋的。这一切都是我自己的努力和书籍的帮助结合的成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享受着收获成果的喜悦。我暗暗下定决心下次还要发表。

我的读书故事里有喜怒哀乐,我认为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答和根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我可以发自肺腑的说一声我爱读书!没有书的灵魂是不完整的!

读书的苦和生活的苦作文 篇2

自我学会说话以来就跟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记得我刚学会说话的时候,母亲一只手拿着我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另一只手拉着我的双手放在那东西的上面,让我摸一摸。从那次以后我就认识到母亲有那样的东西,所以就吵着母亲要把那东西让自己摸一摸,令我高兴的是每次母亲都答应了我的要求,但我摸过之后,母亲就很快地把那东西收起来。可是后来母亲却再也没有答应我了,为此我也哭闹过几次都无济于事,只好作罢,但想得到那东西的想法一直在心中深藏着。一直到我稍懂事的时候才知道那东西名字叫做书,而且那本书是母亲从别人那里借来的,之所以后来母亲没有答应自己的要求,因为书已经还给别人了。

因为家里穷没有多余的钱去买书,所以后来我所看的故事书、作品都跟借有关。书是借来的,自己只好尽快把书读完,尽早还给人家,以致每每有空闲的时间都会手捧一本书细细地品读。

读小学的时候,我既是个学生,又是个牧童,每天下午放学到吃晚饭这段时间就是我放牛的时间。我记那时放牛的时候还是有几个小伙伴跟我在一起,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不是你追我赶,就是这里挖挖哪里掏掏。虽然我乐意跟他们一起那样玩,但还是觉得有些枯燥无味。

有一次,有个放牛的老伯他边放牛边拿着一本书在看,而且有些入神。好奇心促使我慢慢地往老伯那里走去,不知不觉却到了老伯的面前,而且毫不犹豫地说:老伯可不可以把书借给我看?那次还算顺利,不过要付出帮老伯放4天牛的代价,呵呵,但也值。

那是一本神话故事书,里面的《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等一个个故事深深地吸引住我,而且我信以为真,还大言地跟伙伴们说天地是怎样开辟的,人类是怎样由来的,那时就尝到做老师的甜头,因为说得也让伙伴信以为真,还认为我有才华呢!

之后几次也是以帮老伯放牛为代价从老伯那里借来了几本故事书。自从看了书中寓言故事之后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守株待兔》让我认识到人不能不劳而获;《坐井观天》让我认识到人只有多出去走走才知道世界之大;《画蛇添足》让我认识人做事要做到恰到好处。

读小学的时候,我的阅读爱好却转为爱好小说了。记得那时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像一阵风一样刮过一个个校园,学生都争着买着看。但那时我还是没有多余的钱去买书,想看那样的书一样用借的方法。

那时我想书看的时候,上天却给了我最好的机会。有一次偶然的机会有空到一个刚从大学回家过暑假的同乡那作客。跟他聊天的时候我有意地向他提出借书的要求,令我惊奇地是,我刚一提出,他却忙问我要什么书,是名著,还是武侠小说、言情小说?那时我一听到武侠小说就想忙把他的话打断,因为他所说的武侠小说也正中我的心意。可是他有个条件就是要跟他下围棋,这样让我犯难了,人不能不劳而获,最终还是以学着下的方法勉强跟他对弈几盘,他才满意地借给一部金庸所著的《天龙八部》。

随后几次去借都是陪他下棋之后他才把书借给我。

以后我跟他熟了,我求他帮我从大学那带回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他还是答应了。说实在的正是因为他我才能读完那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我读小说正是冲着对英雄的崇拜而看的,看四大名著也是一样。看《红楼梦》,我读出了人的洒脱;看《西游记》,我读出了人的忠心;看《水浒传》,我读出了人的义气;看《三国演义》,我读出了人的机智。

读大学的时候也是我阅读最广泛的时候,我所读的名著古今中外都有。读大学时候所看的书还是借的,不过是从大学图书馆那借来的。

记得那时我第一次去图书馆借书,一借就是十多本,回宿舍的时候还要抱着回去,路上的同学看到我都觉得我怪怪的。那时看小说还看重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特别是每每看到描写主人公独特的性格特征的内容时会很自觉地读出声来。那时宿舍里有几个同学有爱好看书的习惯,所以大家都知道一些小说主人公的特征,这样都拿那些小说的主人公的名字来开玩笑,我也是被取笑的对象。

记得刚到学校的时候,我比较刻苦,也是太爱看书的原因吧,所以经常忘记了去吃饭。同学发现后跟我开玩笑说: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哈哈,保尔!开始的时候的我还是以为同学问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看了多少,我忙回答道:才看一半。同学听到又是哈哈大笑。这时我才回过神来原来他们给我取外号呢。又记得还有一次我得了奖,还得到一笔奖金,可是没请同学吃饭,同学又拿我来开玩笑:你怎么今天却成为葛朗台了呢?保尔、葛朗台怎么会是同一个人呢?哈哈!今天我既不是保尔,也不是葛朗台,却是窦娥!我盯着他们看着说。

大学时读过名著还是比较多的,也了解许多名著中的人物。比如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中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俄国高尔基《童年》中的阿廖沙,英国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罗密欧,中国茅盾《子夜》中的吴荪甫

现在的我正为工作而努力着。作为一员教师除了把自己的课上好之外,还应该与人相处融洽。这样,我从教以来一直在寻找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方法。因此我除参加各种培训之外,还是去找一些教学方面的书来看。不瞒大家说得到那些教学方面的书的方法,还是用借的,因为我确信买书不如借书。

为了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我往往会在网络上找一些相关的资料来看。近来我有幸借到了N.佩塞施基安著的《天堂与地狱》这本书。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了与人沟通的方法,我觉得非常有用。这本书告诉我们要想与人沟通首先要了解人的内心世界,再者要关心人、认同人,还有就是自己有错要承认,没错要忍让。

活到老,学到老,人要不断地充实自己,就要看书看到老。

读书的苦和生活的苦作文 篇3

从教多年来,我深深体会到:对于我们从事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而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我体会到: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此,我认识到教育教学中,书本是我们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教育、教学中最大的乐趣。

教书的生活是清贫的,从事教育教学多年,我无法跟他人一样享受到奢侈的物质生活,但我学会了读书中获得最大的享受。一本好书会使我爱不释手,一首好诗会使我如痴如醉,一篇美文会使我百读不厌。

暑假期间,我读完了布鲁纳的《教育过程》一书,收获很大、感触良多。通过读布鲁纳的《教育过程》,我进一步知道了课程改革的四个中心思想:1.学习任何学科,主要是使学生掌握这一学科的基本结构,同时也要掌握研究这一学科的基本态度或方法;2.任何学科的基本原理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3.过去在教学中只注意发展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今后应重视发展直觉思维能力;4.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学习材料本身发生兴趣,不宜过分重视奖励、竞争之类的外在刺激。这些对我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布鲁纳的《教育过程》书中还提到学习的首要目的是务必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学生掌握了结构,就获得了运用一个学科的基本概念的能力;然后,学生就可以利用这些基本概念,把它们当作认识和攻克其他问题的基础,其积极意义在于为解决知识爆炸时期的知识需求问题找到了一条途径。同时,布鲁纳把学生学习和掌握学科的态度及基本方法作为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组成部分,这种见解是正确的。因为教学过程不仅要考虑教,而且还要重视学,充分体现了教学本长的科学的原则。用认识论者的一句话说,那就是学习如何学习、学就是为了更好地学,这就是说要交给学生开启知识宝库的一把灵巧的钥匙。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深深地体会到:只有乐学的教师,才能成为乐教的教师;只有教者乐学,才能变成为教者乐教,学者乐学,才能让学生在欢乐中生活,在愉快小学习,常读书、常思考,使我勇于和善于检讨自己的教育教学,既要正视自己之短处,努力探究补救途径,也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我愿把读书教学艺术作为一种人生目标,读书更是我教育教学中最大的乐趣。

读书的苦和生活的苦作文 篇4

我从小就喜欢读书,喜欢摘抄书中的优美词句和经典名句,喜欢融入到书中与主人公一起感受快乐与悲伤。

我喜欢读书,书是我的朋友,与我形影不离,在学校,我是图书管理员,一有时间就与孩子们一起畅游书海。在家中,我一直有着看床头书的习惯,喜欢在枕边放几本精选好的书,可以顺手拈来,把读书看做是一种休息方式。

现在,更喜欢看网络书籍,登陆豆瓣读书网、新浪读书网,红袖添香读书网等等,特别是手机上网以来,喜欢在手机腾讯网的书城里面看书,还在手机里下载安装了读书程序:熊猫看书、百阅等,用手机看书可以随时随地,还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搜索,那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豁然开朗,真是无法形容的。

我在网易开设了自己的博客,现在已经有一千多篇文章了,博客等级28级,已有30万人的访问量了,现在的日访问量能达600人左右,每每打开我的博客,就能看到自己成长的足迹,很有成就感。博客中或转载引用些它山之石,或经过采花酿蜜后抒发些感想与反思。分为:教育教学工作文章、班主任工作文章、教学工作文章、课题研究专题、心情无痕、美文引用、学生学习资料、个人修养、学习感悟等等16个分类。我的兰梦博客就是我的心灵家园,是我的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看的书内容很广泛,从教育类到管理类,从生活类到家教类,从工作励志文到文学美文,从医学养生到电脑技术等等,我都如饥似渴的遨游其中,一一拜读。

在教育书籍中,我平时喜欢看《小学语文教师》、《中小学管理》、《小学语文教学》、《金明教研》、《福建教育》等教育杂志,这些教育杂志可以让我在思想上始终走在教育的前列,时刻了解教育的最新发展动态,特别是《金明教研》,教而不研则枯,研而不教则浅的警句深入我心,每一篇我都认真研读。印象深的有一篇篇首语,张克勤局长亲笔撰写的《理想的教育》,理想的教育应该是有灵魂的教育。这种教育有着明晰而强烈的未来指向美好社会与美好人生。当学生走出校门时,他的内心秉承道义,有着宽厚的仁爱之心,浓浓的感恩之心。他们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激老师的教育之恩。内心充满着回馈父母,回报老师,报答社会,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他们同情弱者,珍视平等,嫉恶如仇。爱好和平。他们乐观自信,憧憬未来,渴望凭一己之力,做出一番或平凡、或卓越的事业。理想的教育是健全的教育。这种教育高度重视养成学生的操守,培育学生的品德。理想的教育会注重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表达能力,观察生活,融入社会的能里。走出校门的学生会有一个终生痴迷的领域、会有一个持续一生的爱好。理想的教育又是活泼灵动的教育。师生之间关系平等、和谐融洽,教师对学生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更多的是榜样示范与环境熏陶。

近来,我读了《于永正作文教学实录》、重温了王金宪的《傻瓜教子法》,学习了魏书生的《教育的55个细节》、彭清一老先生的《激情与梦想》。

在管理类书籍中,我最喜欢看曾仕强教授的,他的《中国式管理》、《中国式团队》、《人际关系与沟通》、《易经与人生》、《大易管理》、《情绪管理》等都对我影响很大。

《中国式管理》就是中道管理,就是中庸式的管理,是合理的管理,是情理法的管理,是修己安人的历程。修己:洞悉人性。即洞悉人性动态态度的变化,掌握变数,有效沟通,拥有丰沛的人脉。安人:知人善任。即掌握识人的领导本事,栽培得力能干的左右手。治事:运筹帷幄。轻松愉快,宁静致远。日理万机而不失策。做人做事要兼顾并重,通过好好做人来把事做好。领导的意义,在于发挥安人的潜力。以不变应万变是管理的高智慧。持经达变是最有效的管理方式,有原则,却必须因人、因时、因事、因地而变,要持经达权,合理应变,才能圆通而安人。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为。基层的员工是枝叶,干部是树干,老总是树根。树是上上下下一条心的。根不必招摇,而是要让自己的树干越长越粗,最后把华丽留给枝叶。管理一定要制度化,但是制度化不是最好的管理,制度化之后要加上四个字:衡情论理,然后合理解决。

读书的苦和生活的苦作文 篇5

暑期,捧起《给教师的建议》阅读的时候,犹如一阵清凉的风吹进被打开的心窗,让我领略到一种情绪疏通的欣然和愉悦,感受到了精神的丰满和意义的充盈。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时代虽然和我们如今的教育时代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每个时代所赋予的教育主题是始终不变和永恒的,那就是:对学生深沉的爱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

的确,《给教师的建议》是一本好书。这本书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最好的学习和实践机会,是我们教师在继续教育中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和在反思小学会教育教学、学会成长的好教材。《给教师的建议》是苏霍姆林斯基用生命的全部心血写就的,书中每谈一个问题,它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这是作者在长期的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他的提议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生动具体,很有说服力。

爱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书育人的动力。只有热爱学生才能从内心涌出一股强大的力量,进而如饥似渴地学习刻苦备课,认真上课置终日劳累于不顾,并自感乐在其中。我以为品学兼优的学生固然可爱,但在爱好学生的同时,千万别忽视了容易被遗忘的角落---------后进生。他们更需要关心。因为不可爱的孩子,才是你最需要的爱。他们就像搁浅的冰川需要温暖,需要阳光,需要融化。对于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特殊群体,教育工作者必须给他们应有的位置,给他们更多的关怀,把更多的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所告诫教师们的那样: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冰雪消融,也非一日之暖。后进生的形成状态,既非一朝一夕,要他们完全改正,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他们有上进心,但是他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拖拉、马虎、敷衍的毛病在不自觉中就会露出头来,这时老师要注意及时发现和纠正,切忌一棍子打死,认为这个学生已不可救药。要有耐心和恒心,要给他们时间,充分地尊重和信任他们,给他们信心,教给他们方法,让他们重新改正。

部分的后进生由于之前的放任自流已经形成了了习惯,经过一段时间努力之后,他们感到做一名好学生真难,自己不适合当好学生,因此放弃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又回到了以前的状态。知难而退是后进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它严重阻碍了后进生转化工作的顺利开展。从思想上加以启迪,给他们前进的动力,则是解决这一心理的妙药。给他们讲述英雄模范人物如何不怕困难、如何在逆境中奋进的事迹启发他们,让他们从这些先进事迹中受到启发、受到感动,从而从这些英雄模范人物身上吸取力量。让他们在榜样的带动下克服困难,不断进步。平时还要多和他们交心,同他们共同探讨人生的理想目标,讨论现在努力学习和将来发展的密切关系,使他们感受到老师一直都在关注着他们的进步,老师和一直和他们走在一起。让他们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促使自己不断进步。

让我们摒弃对后进生的偏见,多给后进生一些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后进生的成长,或许另一个伟大的人物就在我们的手中诞生!

苏霍姆林斯基在许多条建议中都提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是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确实,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学时游刃有余,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的储备,使自己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

你的学生热爱你所教的学科吗?,作为教师都回想到这个问题。我认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让每位学生感觉像追求幸福、每秒的幻想一样畅游在自己的学科领域里,更重要的是运用不同得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具有创造力。

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只有学生喜欢上了某一学科,那么这些学生的天赋素质才会得到发展,他们的爱好、禀赋、才能、志向才能建议起来。我们也从种种事实可以看到,一个人最终的研究方向或者发展,都可能与他小时候所喜爱的那门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呢?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它所需要的条件太多了,我知道教学中如果教师不能够非常清楚的领会教材内容,他的讲述缺乏情感,那么学生就会对教学不感兴趣,而在没有兴趣的地方也就没有不随意识记。这是教师的教育素养的一个非常微妙而又非常重要的特征:教师越是能够运用自如地掌握教材,那么他的讲述就越是情感鲜明。真正的教育能手必有真正丰富的情感。那种对教材的知识很肤浅的教师,往往在课堂上造成一种虚张的声势,人为地夸夸其谈,企图借此来加强对学生意识的影响,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却是可悲的:虚张声势会使人空话连篇,爱说漂亮词句,所有这些都会腐化学生的灵魂,使他们内心空虚。他们对周围世界中不懂的东西越多,他们求知的愿望就表现得越鲜明,他们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给我们提供了百条建议,而这些建议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平时所接触的一个个话题。这些建议的背后所展示的或是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案例,或是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这些建议也是我们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要进一步实践和思考的。通过阅读《给教师的建议》,体会和领悟苏霍姆林斯基的伟大教育思想,从中得到许多启迪和教育,让自己的思想与灵性飞舞,使自己的教育品质得以有效地提升。从而让我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更多地展示,而不是灌输;是引领,而不是强制;是平等的传递,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

读书的苦和生活的苦作文 篇6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书让们生活不再那么枯燥无味。我喜欢读书,我爱读书生活。

手持书卷,在午后的暖阳下,缓缓舒展开来,感受书给我们带来的无限乐趣,读书会给人一种奇妙的享受,读书还会陶冶人的情操。我们徜徉在读书的海洋当中,我们翱翔在书的天空之中。读书已经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上学起,老师就教我们背诵《春晓》、《咏鹅》、《静夜思》等,唐诗的朗朗上口让我很愉悦;读了《天净沙·秋思》,我明白了马致远对友人深

深的思念;读了蒲松龄的《狼》,我懂得了要勇于同邪恶势力搏斗,不要抱有幻想;自打三岁起,爸爸就给我买了一本带拼音的《十万个为什么》,从那以后,我有什么不懂呢,就会翻开那本书去寻找答案,从这本书中,我明白了海水为什么是咸的?人类是从哪儿来的?天空为什么会是蓝的……

从刚开始的童话到古诗,在从古诗到小说,从小说到散文,越来越复杂。但我越来越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书就像大海中的一个航标,就像沙漠中的一个指南针。爱上读书,我的生活不再像一片枯黄的落叶。

读书的苦和生活的苦作文 篇7

最近在看学校推荐的《教师的建议》一书。建议里有一条给我的感触很深,书上是这样说的:任何时候都不要给孩子不及格的分数。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想作者所想表达的意思就是让作为教师的我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要随意的用语言或是用行动去伤害我们的学生,虽然他们只是孩子,虽然他们可能外表或是行动上显得比较随意,但是每一个孩子都是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希望我们教师任何时候都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可是往往有很多老师在不知不觉中就对孩子的自尊心造成了一定的伤害。

这让我想起当老师的朋友说起过的一件事情。他说,有一次快下班的时候,老师们都在收拾自己的东西准备离开,这时候,有一个小男孩怯生生的拿着一本书走进了办公室,他对着其中的一位老师说,老师,这道题我不会做,这时候,这位老师停下手中收拾桌子的手,大声的说,我就知道你不会做,上课的时候不认真听,我不是说过了吗,你上课的时候到底在干嘛,回家问你妈去。老师顺手把本子扔在了地上,那个孩子含着眼泪把本子捡了起来,低着头走出了办公室的门。

当时听着这个事情,只是在想,如果他是一个好学生,这位老师会怎么做,是不是会静下心来,给这个孩子讲解清楚。但是就是因为他平时给老师的印象就不太好,学习成绩也不太好,加上老师想治治他上课不爱听讲的坏毛病,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也许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可能仅仅是因为老师的这一番话,这一个无心的举动,而会导致这个孩子的自尊心严重受损,从而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举动,不仅现在存在的缺点改不掉,而且会使他丧失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扼杀了他的上进心。

其实,像这样有意或是无意伤害学生自尊心的事例还有很多。如果学生上课的时候举手发言时,回答错了,有的老师会立即批评,要他坐下,并让他想好了再说。久而久之,学生得不到老师的鼓励与肯定,他就不会在上课时再举手回答问题了,因为在他的心里始终有阴影存在,万一我要是说错了,老师又会骂我的。其实作为我们也可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想一想,学生能够站起来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本身就是勇气可佳,更何况他举手回答问题,说明他在认真听课,他在思考,我们应该给与鼓励或是肯定的眼神,要不竖起你的大拇指或是摸摸孩子的头,轻声的说上一句,你能举手老师很高兴,但是请你再想想,我想对这个孩子产生的效应会远远强于前者。对于差生,教师的态度可能会更差一些,考不及格不会给好脸色看,还不停的说他学习这么差,成绩是倒数的,拖班级的后腿等等

我们在学习中小学教师礼仪规范时,也曾经当着全体学生的面举起拳头宣誓,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当然这个学生里也包括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也包括了行为习惯比较差的学生。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心里关心这些孩子,以自己的爱心与实际行动来帮助与感化这些孩子,我相信只要是真心的付出,孩子们会感受到你们的爱,感受到你们对他的好。因此我们要时刻反省,自己的言语,自己的行为,是否在不经意间伤害了学生。让我们从细微处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我们的关爱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读书的苦和生活的苦作文 篇8

书,从古至今,一直是人类文明,几千年来的文化的载体,从古至今从未改变,人类文明,这神秘的宝库,只有书这把钥匙才能打开。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不知道哪年开始,我的书柜逐渐一点一点的从一本书也没有到完全装满,只用了几年光阴,上一年级的时候,我的书还不多,一年又一年,不过几年光阴,我的房间已经成了一片知识的海洋。

因为我从小很喜欢读书,尤其科学,数学方面的书,我从这些书中了解到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和人类几千年的数学知识,让我感受到了人类的智慧结晶的力量。有一次问了爸爸一个问题,在地球上肉眼能看到的最亮的星是哪颗星?他竟然回答不出来,看着他冥思苦想的样子,我只好把答案告诉了他:天狼星!他不由得向我伸出大拇指:书读多了还是好啊!

从接触到书开始,我就一直在为它的能力感到万分惊叹,它告诉我们:知识,可以让无知的人变得博学多才,想要获得,最好的办法,只有读书。书也是我的知识库。经常,在我的作文的上一些词语、好句都能在书上发现,书,能让人才华四溢,满腹经纶。就如唐代大诗人杜甫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多了,作文自然就能写好了。

现在,当我每天听着那句读书,点亮生活时,我只会露出微小,从开始读书那天,我的生活已经开始一点一点的变好,变化虽小,但日积月累,总能产生巨变。

书陪我度过了欢快的时光,它们像漩涡一样,一下就把我吸到书海的海底,令我久久不能浮出水面。

读书的苦和生活的苦作文 篇9

阅读是为了活着,福楼拜如是说。何詐麻说:阅读是为了追求真理。余秋雨说:生命的质量需要用阅读来锻造。巴丹说:阅读可以改变人生不管谁怎麽说,都是在强调阅读对人一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作为靠知识吃饭的教书人,首先更应该是个读书人。我谈不上是个合格的读书人,但我努力在朝读书人的方向努力前行着,因为我感觉到了自身的浅薄,也体会到了读书的快乐。在向读书人成长的路上,我也在努力和我身边的人相互搀扶前行。

利用课余时间,我读了一些教育专著,很有感触。刘铁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使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作者从关注我们时代的伦理觉悟、走向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从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开始等篇目阐述了自己对道德教育沉重的忧思和对教育问题复杂性的思考,这实实在在是作者以一个学者的思想在为我们解惑;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使我的心灵受到激荡,随意或许是一种美丽,而执著却是一片更灿烂的云彩,让我重新反思自己的随意与从容,突然间我觉得以前的随意是一种逃避,以前的从容包含着惰性;博士肖川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运用了感性的文字表达理性的思考,用诗意的语言描绘多彩的教育世界,以真挚的情感讴歌人类之爱,以满腔的热情高扬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他们凝练、隽永的文字和独到教育的阐释给我深深的启迪,也改变了我的生活观和教育观。

除了教育专著,我也喜爱一些名家的小说、散文、诗歌,如《山楂树之恋》、《文化苦旅》、《繁星春水》等等。每当恬淡的黄昏,或是静谧的夜晚,我会倚在床的一角,手捧一本书静静地读,默默地品味。打开一本好书,迎面扑鼻的是清香而深邃的气息,仿佛是那新翻耕的泥土散发出馨香。在若有若无的音乐声中,我可以随意想象,想象自己是蓝天,一望无际;想象自己是月夜,寂静美丽;想象自己是海浪,澎湃不息读小说,我会随着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运或喜或悲;读抒情的散文诗歌,我会在作者淡淡的忧郁中品味他们对生命、生活、自然的态度;翻阅轻松诙谐的书,我可以尽情地放声大笑,把一切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渐渐地我进入书的世界,一天工作的疲劳和一些生活琐事的烦恼便顿消大半。此时,我便拥有了一份绝美的愉悦心情。

我坚信一位有思想的教师必定是一位酷爱读书的人。读书是我们拥有思想的最佳途径。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指出:人类的精神高峰是没有办法跨越的,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跨过去。每一代人都要重新开始精神成长,因为上一代的精神是没有办法被我们这一代人复制的,只有阅读,人类的智慧保留在阅读的经典当中,人的物质财富是可以保留在这个国家的,就像我们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永远保留在那里,但是,精神文化遗产需要每一代人的对话、学习,才能不断获得,这是永无止境的精神长城。一个有思想、有精神的民族必然是一个酷爱读书的民族。全世界读书最多的是犹太人,犹太民族诞生了马克思、爱因斯坦等许多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这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说实话,我并非是阅读的忠实坚持者。因为,在平时的日子里,我们都能找到很多理由作为不阅读的借口,比如我们老师的工作量太大,教学任务繁重,再加上家庭生活负担,工作很辛苦,而且我们用现在掌握的知识来教学生也基本能绰绰有余了,还有我们也过了学习的黄金时间,记忆力也减退了,等等。然而,我仍是教师阅读计划的积极拥护者。因为,我以我十年来间断性的阅读经历体验到了阅读对一名教师,尤其是对青年教师的成长来说是不容小觑的。

虽然我们教师的舞台是狭小和平凡的,但教育工作具有独特的创新性,我们绝不能让思想和精神被限制和固定,我们要保持思想、精神的独立与创新,温暖、滋润学生的心灵,引领他们健康快乐成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读书、思考、践行,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征途中始终保持积极向上、不断攀登、开拓进取的精神,为人民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读书的苦和生活的苦作文 篇10

读书时就像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书是我最敬佩的老师,时时刻刻指引着我的生活。

读书的感觉是幸福的。当我独自一人悠闲地待在空荡荡的卧室里时,我便会毫不犹豫地拿起我那本爱不释手的《意林》,津津有味地倾听书对我的诉说,那时,书就仿佛是我寂默的避风港。在书中,我也能尽情地与这位知识渊博的学者交谈。

书,把我带进了一个个奇妙的世界。暑假时,爸爸给我买了一套《四大名著》。我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在《西游记》里,我体会到了唐僧的慈悲为怀,感受到了孙悟空对他师傅的忠心耿耿。在《三国演义》里,我了解了三国鼎立的历史,看到了战争的凄惨,也感到了当时老百姓生活的艰苦。

读书时的快乐是享不尽的。在书中,我可以和主人公一起悲欢离合,共度难关。比如,在我读《汤姆索亚历险记》时,汤姆被困在一个漆黑的山洞里,走投无路,不知所措时,就宛如我也是和他一起来探捡的伙伴似的,绞尽脑汁地想着走出山洞的办法。直到救援人员到场后,我还在想着种种不靠救援人员就能走出迷宫的方法:比如用石头雕琢成船,从旁边黑河中渡过去等这样幼稚狂妄的主意。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这两句是只有读过书之后才能理解的。而且,书读得还要透彻,不能囫囵吞枣。否则,得到的只能是书的皮毛。

让我们一起徜徉在书的海洋里吧!

读书的苦和生活的苦作文 篇11

《致青年教师》一书,虽名为《致青年教师》,其实对任何年龄阶段的教师而言,都值得去读一读。对于我们年轻教师而言,它更像是朋友间家常式的聊天,有来自年轻教师内心的倾诉,有以过来人身份给予的倾听和开导,充满了智慧和人情。在这本书中吴非老师曾多次谈到教育常识问题,这也使我不得不多次停下来思考:什么是教育常识问题。带着疑惑我查阅了字典,在字典中常识的意思是普通知识。那么教育常识自然就是教育的普通知识。说实在的这样的解释还是让人有点不知所云。读完全书之后,我更愿意将这个教育常识解释为教育常规、人之常情、生活之常态,对于年轻教师而言尊重常识,就是要遵循教育规律、崇尚人之常情、乐品生活之常态。

一、尊重教育常识就要遵循教育规律

教育是艺术也是科学,所以教育必然是存在规律,即便如吴老师所描述的在很多时候,教育规律经常会被忽视、弱化,但它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在众多的教育规律中,李老师尤其强调慢的艺术。作为年轻教师而言,我们所拥有的激情、冲劲,却往往使得我们在这条需要等到的道路上走得头破血流,心灰意冷,如果我们能早点意识到每一朵花都需要等待的绽放的时间,那么我们就不仅能欣赏到花朵绽放的瞬间,还能拥有更多等待花开的期待和乐趣。在吴非老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这一点。

二、尊重教育常识就要崇尚人之常情

所谓人之常情,我想到了作为性善论基础的四心说,孟子认为人有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是人与生俱来的品质。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所以人要保持这四心显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教师独特的身份职责又决定这是我们必须拥有和崇尚的,即便学校也并非是一片净土。

首先,教师要有恻隐之心。

也许是在学生冒雨回家的瞬间,也许是在学生因家境贫寒而暗自神伤时,又或许是他满腹委屈无处诉说时。对于年轻教师而言我们并不缺少爱,只不过有时我们表达得过于直白,过于急速,过于唯我独尊。为人父母后的经历,让我想到年轻教师有可能有了孩子之后,他才可能渐渐地明白该如何更加理地表达他的爱。也许到时他才会明白那个在课堂上经常捣蛋,不交作业的孩子,在他还是个孩童时,该是一个怎样可爱的孩子呢,也许他可爱的就如你家宝宝。

其次,教师要有羞恶之心。

每次听到有关中国人在国外种种不文明的事迹时,我就在想这样的人在学校时会有怎样的表现呢?人的习惯的养成正如一个刺激的形成,需要很多次的强化才会最终确定下来。也许他们生活中就是这样的,只不过与他周围的人群相比,他们的行为并不出众,但跟文明素养,家庭教养有明显差距的人一比,这种距离就明显了。也是在这时我总会想到学校里那一个对什么都不在乎的女生,每次听到同学、教师对她种种行为的描述,联想起学校中流传的种种关于她的绯闻时,我总会疑惑,她真的什么都不在乎吗?甚至于很多次我都有一种冲动,很想跟她聊聊她的未来她的人生,但最终还是放弃了,或许是处于自己的惰性,又或许是自己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与她对话。

对于我们而言,有羞恶之心的教师应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和错误,勇于表达自己的不满,能为自己的不良行为而歉疚。在吴非老师的书中提到年轻教师穿着高跟鞋旁若无人地走进教室的场景,也时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教师培训的场合,不合适宜的电话铃声一次又一次响起,有人举止大方地接起电话,我经常诧异这些人的勇气,毕竟可以置他人不满眼神于不顾的人是不多的,更何况是年轻人呢。

读书的苦和生活的苦作文 篇12

我从小就爱读书。小宝宝的时候,是爸爸妈妈读,我听。上了幼儿园以后,爸爸妈妈和老师都教我认字。我就可以自己读书了。不过有时爸爸妈妈也会给我讲故事。现在上学了,学校和老师也提倡我们要多读书,这正是我最喜欢的。

我家书房里有一面墙都是顶天立地的大书架,书架很厚,前后可以放两排书,上下分成8层,每一层的书都放得满满当当的。书房里还放着两个稍小点的书架,放满了杂志和画刊。在贮藏室和我的卧室里,也都各放着两个大书架,里面放满了内容不同的书籍。尽管这样,放不进书架的书摆在图书大厦里也能放满四五个货架呢,不过,家里真的没有地方放书架了,只好把它们放在了床底下、书架顶上和纸箱里。要知道,我书桌的抽屉现在连铅笔盒都放不下,因为里面放满了各种画报和小说。上次,爸爸还专门给我数了一下我自己的书的数量,有2000多本,画刊也有上千册呢。

我想,我的书中有一些是很多小朋友都没有的。比如以《哈姆雷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代表的莎士比亚名剧卡通本10册,生活在美国的12岁中国女孩范祎所写的中英文小说《剑鸟》,还有意大利卡尔洛戈齐的描写中国古代公主的五幕悲喜剧《杜兰朵》等好多书,真的,在我们买完后在书店就再没见过。况且,我们一直是书店的常客。所以,看见好书就要及时的买,等下次再买就来不及了。

我刚出生妈妈就给我订了《婴儿画报》和《幼儿画报》等画刊,还买了好多图画书和童谣书,给我读书讲故事。三岁时,妈妈开始给我订《米老鼠》,《幼儿益智画刊》、《幼儿智力世界》和《大灰狼》等。其中,我最喜欢看《米老鼠》了,现在光《米老鼠》就有几百册了。里面的故事真的很好看。米奇、美妮、高飞、唐老鸭等迪斯尼明星,都各显神通。史高治智斗庇兄弟和玛奇卡女巫,唐老鸭坏脾气惹祸上身,米奇帮倒忙,被美妮大骂,反正是那种百读不厌的书。有些本我想我真的都看了有100遍了。《幼儿画报》里的红袋鼠和跳跳蛙的故事我也非常喜欢,告诉了我很多生活中的常识,比如说,不能给陌生人开门,不能乱吃药,下雨天不能躲在树下等等。

上幼儿园时,我已认识2000多字了,可以自己看书了。那时我就把四大名着和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等青少版名着读得滚瓜烂熟了。我现在也经常自己看这些书的原着呢!

下学期,我该上小学生五年级了。小学生四年级时,班主任老师为了让我们多读书,让我们每人都交一本书,然后轮流看。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再多读48本书,多长48份知识。有的同学带的是《唐诗300首》,有的同学带的是《十万个为什么》,有的同学带的是《成语寓言故事》,有的同学带的是《格林童话》,有的同学带的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还有的同学带的是,我带的是《荷马史诗》,是一本描写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特罗伊战争的书,据说作者荷马是一位盲诗人呢。轮到看《荷马史诗》的人都说它很好看,还说不但自己爱看,父母也爱看。

虽然我平时很忙,但我仍然每天都会看很多书。好看的书,我看多少遍都不会觉得烦。我最喜欢看的书是莎士比亚的《奥赛罗》、《第十二夜》,杰克伦敦的《白牙》、《野性的呼唤》。《野性的呼唤》的故事情节是一只名叫巴克的狗,从一个大庄园中被恶人偷走,卖到北极成为了一只雪橇狗,在最恶劣的环境下生存,它总结了两条经验:站着,就能活下去;倒下,必死无疑。它对主人无比忠诚,主人死去它也不离不弃,最终因野性的驱使成为了狼群的首领,带着它的种族一直守候着它主人苦苦寻找的、满是金矿的湖,成为了这个湖的守护神。它一直忠诚地守护着在湖边的它主人的尸骨,很令人感动。

除了这些书,家里还有很多书我都爱读。我觉得好看的书,可能是因为故事情节千变万化,转折点多,神秘惊险,像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无人生还》和莎士比亚的《佩里克里斯》;也可能因为它非常搞笑、搞怪,如《疯了,桂宝》和《米老鼠》画刊;还可能因为它充满幻想但并不幼稚,如《病毒世界历险记》和《克隆》;更可能因为这是本很感人的书,像《藏獒》这本书中的藏獒们,用生命保护人和牲畜,为了人与人的战争,无奈与同类拼杀,最后竟一只领地狗都没有了。它们为人类献出生命,让我很感动。

还有一些书,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如安妮弗兰克的《安妮作文》,张圣女的《一个中国女孩的美国小学生活》,托马斯布尔凡奇原着、韩国洪恩英绘图的《古希腊罗马神话》(共16册呢),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等等。

《一个中国女孩的美国小学生活》让我知道了在美国读书有时很爽,有时又让人郁闷。像每个节日都举办节日party,老师会给每个学生过生日,就很让人开心。但是美国小学的课间只有5分钟,又没有班的概念,只能抱着一大摞书,从一个教室冲进另一个教室去上另一节课,这会让人头晕脑转的。

以前,我爱看《古希腊罗马神话》,爱看到痴迷。因为它是陆续出版的,我就经常让爸爸妈妈带我去王府井书店,去看看下一本书出版没有?在书出完16册之后,我还让妈妈给出版社打电话问还有没有第17册呢,可惜真的没有了。每一位神的名称、职务及人际关系都在我的脑子里哦,而且还可以丝毫不差地说出来,在看关于古希腊罗马神话的电影时,爸爸妈妈还要向我问呢。

爸爸妈妈去市里时,我都会让他们去图书大厦或王府井书店买点书。他们当然也给我买书啦。不过经常要去音乐学院里的天天书店给我买所谓的书乐谱,乐谱怎么看嘛,除非练琴时用,练完一般就不会再使了。我经常也会跟着爸爸妈妈去市里,到图书大厦或者王府井书店看书。图书大厦的书多得数也数不清,有的是内容精彩,有的是彩图漂亮,还有的书皮和纸张都很精致,令人爱不释手。可是有一些我觉得好看的书,爸爸妈妈经常不给我买。所以我就以最快的速度要把我喜欢看的书在那里看完。虽然速度已经是最快了,还是照样看不完,只能跟着爸爸妈妈走了。比如说像《米奇的口袋书》、《唐纳德的口袋书》、《鬼吹灯》、《猫武士》等,这些我喜欢看的书他们都不给我买。爸爸妈妈给我买的书很多是学科学的,比较乏味,让我没耐心和勇气看完;学作文的,多是同龄人的作文,感觉没有太多可学之处;讲学校生活的,把小学生写得太小了,作者很不了解他笔下的人物,好假!

其实爸爸妈妈给我买的书大多也是很好看的。比如说像爸爸给我买的迪斯尼的书,尽管是图多字少,但插图精美,故事情节也表达得清清楚楚,封皮上还嵌着金砂呢,这么好的书我怎么可能不爱看呢!还有爸爸给我买的《超级作文秘籍》是把小学生写得笨笨的,但却超级搞笑,也是一本超让人笑掉大牙的有趣的书呢!

平时,我不仅要写作业,还要练钢琴,但是,只要一有时间,我就会看书。我觉得,看书就像玩一样,很有趣。所以呢,我在家的玩儿指的就是看书啦。在我这里,看书可是比吃饭重要得多,妈妈叫我吃饭不到七八遍我才不会从书海里出来呢。每天泡在书里,我看书的速度也变得超快。在开学的第一天,我在学校就把语文书看完了。我还可以在两天的课余时间里,看完了一本长篇小说《藏獒》。

书,就像我的爸爸妈妈,每时每刻我都会带着它们。当我生病了,要去医院输液,我都会带上几本书,在输液时看。去旅游时,我也会在箱子里装上好些本书,留着坐车休息时看。到游乐场玩儿时,买票、排队我也是拿着书在看呢。在吃饭等餐时,我也是会拿着书津津有味的看。有一次,妈妈不在家,我从英语班下课,爸爸带我去粥店喝粥。爸爸在我上课时去了书店,买了好多书。在等餐时,我就开始看爸爸新买的《病毒世界历险记》了。结果看上了瘾,粥和菜上来还一边吃一边看,差点把粥撒衣服上了。当时,爸爸也在看书,他还说我把粥撒了。哼,看他撒了之后还说我什么。我在小学生一年级时,去丰宁坝上草原参加电视剧《暖春》的拍摄,当时因不知要拍多少天,书带得太少,我的戏也不多,书便很快就看完了,我就开始看《暖春》的剧本,一遍看完了又是一遍,接着又看了第三遍、第四遍、第五遍到最后,我甚至把很多角色的台词都记下来了。我还经常在拍摄前对词时提醒别人词呢。

从小到现在,书一直都是我的好朋友。它带我去过迪斯尼的梦幻世界,带我看了鲁宾逊遇海难后是多么顽强,告诉我了很多在课本小学不到的知识。读书让我拥有了很多快乐,让我知道了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让我了解了我的祖先,让我学会了要对帮助过自己的人要抱有一颗感恩的心。

胡爷爷说:古人讲,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才成长的规律。虽然这是对大学生说的,但我知道胡爷爷一定希望中小学生也和大学生一样,也朝着这个要多读书,多实践的目标去做,我也一定会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的。